商品和砖头一样,都没有了实用价值

2020-01-21     网上新疆

昨天参加了一个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动员会,乡领导希望广大农户能够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产业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全员增收;而农户担心真金白银和辛勤劳动付出后,产品卖不出去,赔钱了损失还是要自己承担。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现在农产品产能过剩,且不提病虫害天灾导致减产,即使丰收,还有卖不出去的风险。

动员会邀请了农技专家解决种植技术问题;邀请了种植大户讲事实,让身边人现身说法;乡上书记和镇长讲话,从政策方面提供相对的保障。

我是作为互联网营销专业人士的身份参加。农技我不懂,但是营销略知一二。

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来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互联网经济,各个时代,大多数农民的认知变化不大。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都是订单式的:以前生产出来卖给国家,后来卖给大公司,再后来卖给二道贩子。没有定价的话语权,种植品种也没有多少自主意识,都是跟风种植,以前是看天吃饭靠运气,现在不但要看天公是否作美,还要看市场的脸色,辛苦种一年的地,秋收的时候更多的是忐忑。

问题在哪儿?在观念。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任何产品都有替代品,买啥都有无数种选择,大到飞机轮船小到香烟火柴,消费者都是在做选择题,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成本,被选中的那个就有了价值,没被选择的就没有价值可言。

以前是供不应求,因为消费者需要,又没多少选择,所以价格质量都是卖家说了算。而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只有卖服务,通过服务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通过展示产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情感付出,提高产品被选择的几率。直播卖货是提供最直观的感受和交流互动,短视频带货是卖惨、卖情感、卖噱头。


转变观念跟上潮流的农民赚大钱了,没跟上形势的农民果子都烂在树上了。大家一边鄙视那些自媒体卖货的人,一边羡慕他们的富足。

对于做营销的人来说,卖啥产品并不重要,因为任何产品都已经不是必需品,没有哪一款产品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所以打动消费者,让消费买单最重要。

说实在的,现在的消费者也不知道该买啥,因为除了吃饱穿暖以外的需求,都是无所谓的需求,哪怕吃饱穿暖也有无数种的选择。

对于网红来说,他们哪怕工地上捡一堆砖头拿来卖,一块砖卖100块钱,一晚上直播也能卖出去上万块;对于不懂营销的农民来说,辛苦一年种的苹果,可能赔钱他都卖不出去,只能烂在树上。这是什么道理?苹果不如砖头?其实二者是一回事,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了。砖头被网红赋予了情感价值,买来不是为盖房子的,只因为老子愿意;苹果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消费者既不馋苹果,更不指望苹果充饥,所以也没多大价值,成交的最大原因一是觉得在学雷锋,二是觉得在占便宜。

对于很多生产者来说,他们不懂现在的消费者到底要啥,其实消费者自己也不懂该买点啥,只是看谁能打动他。

我觉得,无论种地还是做产品,选你在行的,得心应手的,这样,你的产品品质可控。销售,跟上形势,不要守着旧观念,目前流行的短视频直播模式,都可以尝试一下,而且,生产未动,销售先行。剩下的,交给诚意正心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42M7m8B3uTiws8Kof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