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虚构的四位大将军,每一位都大名鼎鼎,你或许全认识?

2021-04-09   沐一场月光雨

原标题:历史上虚构的四位大将军,每一位都大名鼎鼎,你或许全认识?

在古代的时候,战争往往是人们生活的主题,因此名将也成了人们最为仰慕的英雄人物。这才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的诗句。在当时的绝大多数人眼中,将军是人们安全的保证,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所以几乎每一个名将都会被当时的人们所歌唱——他们是当时真正的保护神。

真实的名将,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与人们所希望的那种英雄的形象有所不同。譬如隋朝名将杨素,打仗之前先派100人冲锋,如果失败就将他们全部杀掉,再派200人冲锋,失败继续全部杀掉。这样残忍的手段,是保证士兵畏将不畏敌的关键,却也是老百姓所不喜欢的形象。

因此,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名将”。他们的形象完全是按照老百姓的口味来设计的,故事也比较符合老百姓的价值观,所以在民间获得广泛的流传。以至于许多“文学名将”的名声远远大于真实的名将,人们对“文学名将“都信以为真。我们今天就来讲历史上虚构的四位大将军,每一位都大名鼎鼎,你或许全认识?

第一位是罗成。罗成形象的深入民心,来自于《隋唐演义》这本小说。《隋唐演义》、《说唐》这些故事全部是围绕隋末唐初那一段风云岁月所写的。正是在那样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给了文学家创造英雄人物的空间。罗成在《隋唐演义》当中设定的是隋朝第七条好汉——这身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因为隋朝前三好汉都不是正常人,战力只能用“变态”来衡量。除了前三好汉,厉害些的就是前十了。而罗成能够排到第七名,足见他的厉害之处。罗成在历史上是没这个人物的,但是有他的原型——罗士信。这个人也是个战力上的“变态”,十四岁就开始勇冠三军。而罗成则对罗士信进一步完美,使得老百姓更能够接受。

第二位不存在却广为人知的名将是杨宗保。杨宗保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的老婆——穆桂英。但是其实穆桂英也是一个虚构的形象。杨宗保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生活在958年1014年之间的宋朝名将杨延昭。然而演义小说当中的杨宗保似乎并没有父亲那般厉害,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衬托穆桂英的“配角”。

事实上,杨延昭并没有杨宗保这样一个儿子,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但是他这几个儿子当中并没有一个儿子娶了个叫作穆桂英的媳妇儿的,而且其实杨家还算子嗣繁多——三个儿子,在古代也不算少了。所以自然不会有让儿媳妇挂帅上阵的必要了。

第四位不存在却广为人知的名将是杨宗保的老婆穆桂英。毫无疑问,穆桂英是一个塑造得非常完美的。在古代,女性一般是不会去当将军的,而且也以一种比较低调、温婉的形象为主。而穆桂英完全不是这样的形象,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现代女性:大胆、开放、智慧、勇敢、又不缺乏女性特有的调皮可爱的一面。

因此她的形象受到了男性和女性的双重喜爱。对于男性来说,这样一个大胆美女倒追杨宗保的形象自然是让人喜爱的,而且她本身还有忠君爱国的性质,是一个英雄人物;对于女性来说,这样一个形象意味着女性打破当时的一些针对女性的规距,意味着自有和爱情。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她是现实存在的古代名将。

第四位不存在却家喻户晓的名将是李元霸。这也是得益于一些以唐朝为背景的演义小说,李元霸几乎成了古代将军当中无敌的象征。因为李元霸的战力似乎不是正常人类所具备的——一个人打得百万大军丢盔卸甲,这战绩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奥特曼打阿伊努部落——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说唐全传》讲到:

“李元霸大吼一声,冲入阵中,锤到处纷纷落马,个个身亡。罗成挺枪来战,被元霸一锤打来,罗成当的一架,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回马逃生。可怜一百八十万人马,遭此一劫,犹如打苍蝇一般。”

李元霸的战绩最后是“众王计点兵马一百八十万,止剩得六十二万”,也就是说李元霸一顿乱捶捶死了118万人,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但凡是没有喝醉,就不会相信这样荒谬的故事。但是老百姓却相信这样的故事,并且把李元霸当成了大隋第一好汉。

看完这4位虚构的名将,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