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林俊杰吊水针头,这是一种病,真的需要治

2019-10-29   华商连线

昨晚今晨,一个有关“追星”的话题被广泛关注,“叫卖歌手林俊杰就医后的注水包和针头”,“林俊杰睡过的床,轮流上去滚了一圈”……看到这些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又有人走火入魔了,这种变态的“追星”行为是一种病,真的需要治。

漫画/张永文

10月26日晚,歌手林俊杰在江苏镇江市举办了演唱会。10月27日,有博主爆料,知名歌手林俊杰在结束镇江演唱会后,因感冒前去医院输液,后疑似医院医务人员公开叫卖林俊杰输液后的注水包和针头。爆料称提供林俊杰同款医生配套药水及挂水的血针头;另一位定位为涉事医院的微信用户发布前述图片同时配文称“已经被歌迷拿走了”,还有一段18秒的小视频也被数千网友转发,视频显示,在一个病房里有多名身穿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在众人的说笑声中,一名女护士侧躺在一张病床上,周围有数名人员拿着手机在拍摄。配发视频的文字内容写道:“医护人员在林俊杰走后轮流滚床单……”

10月27日晚,一个名为“林俊杰的吊水针头被出售”的话题引爆网络,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该话题热度迅速攀升,短短几个小时后就显示为“沸”的状态,#林俊杰的吊水针头被出售#事件在微博上超过4亿次阅读,超过5万人前来评论。10月28日零点,医院发布通报称,事件起因系医院工作人员追星,在林俊杰先生离开后拍摄相关视频照片并发至朋友圈,被他人转载利用,称售卖林俊杰先生所用医疗用品。经核查,无医疗废弃物流失,11名涉事工作人员已停职。目前,镇江市卫健委也已介入此事。

笔者认为,“医院工作人员追星”是个人的事情,到林俊杰睡过的床上滚床单也无可厚非,谁还没有个“沾沾喜气”的小心思,谁还没有个穿古代官服照张相的朋友,谁还没有个在名人坐过的椅子上坐一坐经历……这一切都很正常,都是人之常情。就像网友“过路的熊”说的那样,追不追星是个人的事情,没啥好谴责的,至于轮流体验下床单,的确有点孩子气,但从小市民角度看无伤大雅,更何况这明显是开玩笑的朋友圈……

然而,追星不能违法违规是最起码的底线,而这件事恰恰涉及法律问题——在微信群聊中泄露林俊杰就医信息、拍摄其使用过的医疗用品并发朋友圈的行为,涉嫌违反《侵权责任法》和《执业医师法》中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对于违法行为无需评价,法律就是最好的准绳。而“叫卖注水包和针头”如果事件属实,明显违反医疗垃圾处理程序,是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受到相应的处罚是理所应当。

此外,追星还要考虑道德约束,对一般公民来说就是公序良俗,但是对一些特殊群体来讲,还要遵守职业道德。在这个事件中,极个别医务人员借助职业之便从事“疯狂”的追星行为,首先违反了职业道德,这正如同林俊杰经纪公司说的那样,表示对极个别工作人员无视职业操守、泄露信息的行为深表遗憾,呼吁抵制侵犯艺人隐私、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说涉事医务工作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绝对不是上纲上线,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的追星借助了职务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借助职务行为的狭隘个人主义,这就好比警察和安保人员,虽然他们也是人,也有追星的自然,但追星要认亲场合,分清主次,假如有人为了满足个人的追星需求放弃职业道德于一边,利用职务之便与明星近距离接触,混乱的现场将会是一个什么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追星一词来源于30年前红极一时的小虎队,在30年的演变过程中有个标志性的人物不得不说——杨丽娟,12年前因为近于疯狂的追星行为,导致父亲选择投海自杀的方式劝诫,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普通的兰州女孩被热讽为时代最“悲情追星女孩”。杨丽娟事件发生那年笔者正好在兰州求学,每天关注当地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课堂上、校园里经常会听到各种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也因此开始关注“追星族”生态圈——羡慕、迷恋、崇拜、疯狂……这些关键词放到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极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追星身上,依然存在,为什么呢?个人觉得背后根源有些复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门很复杂奥妙的社会课题。 王利民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