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高考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尽管因为突发的疫情导致今年的考试延迟,但相信很多农村考生想通过这场人生大考改变命运的想法不会有丝毫动摇。高考每年都在举行,而最近这个词对于山东冠县农家女子、36岁的陈春秀来说,一提起就会有扎心的疼痛,十多年的酸楚、愤恨在那一刻只能包裹在泪水中,却怎么也流不尽。
2004年参加完高考的陈春秀本来有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却因为他人冒名顶替,导致她16年的人生轨迹被改写。6月15日,据最新消息,当地联合调查组披露: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女子陈某某,当年的高考成绩比分数线低243分,却用了陈春秀的高考成绩和学籍信息进入大学读书,目前此事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图左为冒名顶替者
错位 以为高考落榜 走上漫漫打工路 16年后无意间发现当年被顶替
6月15日,陈春秀婆家姐姐李女士对华商报记者说:“她最近不想再谈这件事了,因为她一提起这事就会泪流个不停。”
2004年,如同所有的高三生一样,就读于冠县武训高中的陈春秀参加完高考后,满怀憧憬地为自己的未来填写志愿,其中的第三志愿填报的是“山东理工大学”,然而她最终一直没有等来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只以为是自己高考失利。
“我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寻思一定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记得我们宿舍每天晚上会关灯,但楼道不会关,我就跑到楼道里去看书”。陈春秀说,告知家人自己“落榜”后,“我妈跟我爸当时说让我复读一年,但我感觉我家庭条件不允许。”心灰意冷的陈春秀思考再三之后,走上了漫漫打工路。
然而让陈春秀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落榜背后的真相,其实是被另一名叫陈双双(化名)的女孩所顶替。当年,陈双双拿着本应属于陈春秀的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成为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成为冠县烟庄街道办一名工作人员。
山东理工大学
2019年10月,对人生不甘的陈春秀参加成人高考,并报考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20年5月,陈春秀所在的一个微信群中,一名老师说现在可以在学信网上查明信息了,她便提出让这位老师帮自己也查一下,“他一查说,哎呀你不是上过(大)学了吗?我一看,确实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都一样,但是照片不是我自己的。”陈春秀登录学信网查询发现关于自己的学籍信息显示为:陈春秀于2004年9月1日,曾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入学就读,离校日期为2007年7月1日。
意识到自己的学籍信息可能被人冒用,陈春秀的爱人与山东理工大学方面联系核实,“学校反馈,说是已经确定了,我爱人当年是被人顶替上大学了。”
辛酸 高考落榜外出打工 舍不得花钱吃饭 常常吃不饱
15日晚,李女士向华商报记者介绍,弟媳妇最近提起这件事就想流泪。问及陈春秀的现状,李女士称,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受学历限制的弟媳妇先后在老家幼儿园、县城一私立幼儿园工作,每个月也就一千元左右的工资,丈夫在当地某公司工作,一家四口人的小日子还算过得去。
说到打工经历,李女士称,结婚前的陈春秀一直在外打工,高考落榜后的当年10月她来到烟台成为一名食品厂工人。因为整天接触的都是冷冻的生鲜产品,手都被冻出红疮,当时也就几百元的工资。后来又到电子厂加工镀膜镜片,长期的化学药水刺激使她的嗓子逐渐变得沙哑。“在电子厂工作的时候,一天都是自己花钱吃饭,然后她又很节俭,总是舍不得买好点的饭吃,所以常常吃不太饱。”
“他们俩结婚后,我弟媳妇就回家带孩子了,后来就去了幼儿园上班。我弟媳妇一直想考大学,后来经济条件允许了,我弟弟就想帮她圆了这个梦,参加了成人高考,报考的曲阜师范大学,也考上了,但也是因此才发现了冒名顶替这回事,这个事一出,就完全打乱了所有的节奏,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李女士说。
6月14日,新京报记者来到陈春秀的老家实地探访,家里的房子与邻居的两层楼形成鲜明对比,陈春秀家的墙上贴着的一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材料显示,2019年其家庭总收入8000余元。
陈春秀哥哥称,当时家里很穷,父亲告诉兄妹俩谁成绩好就供谁上学,妹妹成绩比他好,所以他上完初中后就出去打工了。
陈春秀父亲陈先生称,2004年高考结束后,女儿一直在家等录取通知书,但等到9月份都没有等到,以为落榜了。当时问陈春秀是否准备复习再考一年,她当时说不考了要出去打工。“我跟孩子说只要考上,砸锅卖铁也供你上学。你这一生不能让我耽误了,只有上学才有出路。但没想到碰到这种情况。”陈先生说。
调查 顶替者被学校注销学籍 又先后被撤职、解聘
6月3日,山东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公示称:“经过资料收集、学院联络核查和学校审核,我校200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陈春秀系冒名顶替入学,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我校将按程序注销其学信网学历信息。”山东理工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将对此事全面调查核实。
6月3日,山东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公示称:已注销冒名顶替者学信网学历信息
6月11日,华商报记者查询了解到,针对有媒体爆出“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山东冠县人民政府发布通报称:“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责成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并与举报人见面,现将有关调查进展情况通报如下:顶替者陈某某,系我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事件涉及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最终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6月11日,冠县政府发布通报称,顶替者陈某某被停职
6月15日,华商报记者致电山东省冠县县委宣传部,询问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进展,一名工作人员回复,目前县上已就此事由多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在调查,具体调查结果以宣传部公示为准。
随后华商报记者登录名为“冠县在线”的微信公众号发现,6月13日,由冠县人民政府发布一则《调查进展通报》显示:依据联合调查组进一步调查情况,烟庄街道办事处已对顶替者陈某某解除聘用合同,县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正组织开展调查。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人员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6月13日,冠县政府发布调查进展通报称,顶替者陈某某已被解聘
进展: 顶替者分数远低于当年分数线 当事人希望学校能恢复学籍
6月15日,央视记者从冠县联合调查组获悉,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女子陈某某,2004年高考分数为303分(文科),比当年文科类专科分数线低243分;被顶替者高考分数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类专科分数线27分,考上了山东理工大学,但录取通知书却被陈某某获取。目前该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档案显示,被顶替者高考分数为546分(理工科);这个分数超出当年理科类专科分数线27分
面对爱人因冒名顶替被改写的人生,李先生表示,“(妻子)从高中毕业到现在,她最美好的16年就这样被改写了,现在就是希望学校能恢复学籍,因为成绩毕竟是我们自己考的,但曾向学校提出重新上学的请求却被拒绝,理由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李女士对华商报记者称,现在一家人都在关注县委、纪委等相关部门的调查进展,希望最终能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调查结果,不管是哪里出的错,谁出的错,希望能出来给我们道个歉。毕竟现在关于这件事是谁顶替的、怎么顶替的、当年的档案是怎么被拿走的,都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
“现在最担心的是顶替的这个事会对她成人高考造成影响。”李女士说。
谈及当事人对未来的期望,李女士介绍,他们夫妻俩现在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让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能把握人生,不要像自己一样“被迫选择”自己的人生。
华商报记者 董琳 编辑 高雅梅
本文由#树木计划# 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