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岳耀军
工作人员正在给顾客测量体温
工作人员正在登记顾客信息
从3月13日至今,聊城交运大市场复工开业已一周时间,作为市中心最大的农贸市场、广大市民的“菜篮子”,市场运营情况怎么样呢?18日上午,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早晨8点,记者在交运大市场一入口看到,一个红色的提示牌上有“市场内已消毒,疫情期间营业时间,进出市场注意事项”等提示。两名身穿防护服的市场管理人员对进入市场的顾客、商户逐一登记、测量体温。
“任何人进入大市场都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且要扫描二维码,以便能够联系到该人。”一工作人员称,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则需出示身份证,留下电话号码,方可入内。
疫情期间,交运大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只保留北大门、幼儿园东头、幼儿园东南角、鱼市东门四个进出口,其余进出口采用铁板进行围挡。此外,市场限时开放,每天早晨5点40分开门,下午6点关门。前去购物的市民,在大门口都自觉地排队,测量体温,扫描进出市场,非常配合和理解大市场的严管措施。
严禁商户经营野生动物
“市场是典型的人员聚集性场所,人员流动量大、辐射范围广,是极易发生传染性疫情的场所。”聊城交运大市场副经理于国勇说,为了做好大市场复工开业准备工作,他们制定了市场营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
“除了把好人员出入关外,我们内部还做好了内部防范关。”于国勇说,他们每天对市场内进行四次全方位、无死角消毒,商户必须配备消杀设备,每天对摊位两次消杀。所有监测点值班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戴口罩、佩戴防护手套上岗,商户必须戴口罩上岗。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交运大市场对商户提出了“四禁”要求:严禁商户在市场内经营野生动物及活禽;严禁疫区冻品、肉制品在市场内经营;禽、肉类食品必须具备检验检疫合格证方可在市场内销售,否则禁止销售此类肉品;散落装食品严禁开放式经营,采取必须的隔离。
八成商户目前已复工
据了解,交运大市场有400余商户,目前复工率在八成以上。
记者在大市场内看到,海鲜、肉食、蔬菜、干果等琳琅满目,品种丰富,数量充足。部分鲜菜、海鲜价格与前几日相比有所回落。但是,大市场内前来购物的顾客却不是很多,偌大的市场显得有些冷清。
对于这里的商户来说,现在可谓喜忧参半:市场复工后,他们终于可以营业了,但没想到生意不好做,商户也是犯愁。“饭店还有学校食堂是我们的大客户,现在这些行业还没有正式开业,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意。”一名蔬菜商户说。
另据了解,对于交运大市场复工开业的消息,不少市民还不知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