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个人有多少福报,是由这个人的品德决定的,品德高尚之人,一生福报就多,行凶作恶之人,福报就少。
求人不如求己,祈祷不如努力,真正的消灾祈福是修身改过。
1
改过就是消灾
正如国学大师曾仕强所说,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些缺点和毛病,它就是用来让你这辈子去修炼的。
一个人的错误,由内外因构成,内是主因,外因影响主因,很多问题常出在主因上,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想法出了偏差。
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想想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不好的地方,反求诸己,自己去改。
《左传》上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尚书》上也说:“改过不吝”。《论语》又说:“知耻近乎勇”。
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无法改掉自己身上的问题,灾祸便不能消除。
所以,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并进行改正,才能堵死灾祸的入口。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好名,又自为认比他人高一等,多言,他年轻的时候到哪里,就得罪人到哪里。
我们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国藩曾经也都有过,但关键是后来都改了。
他在信中对好友说:“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之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
曾国藩常常自省,改过自新,不断反察修己,这位他以后的升迁奠定了基础,无形中在君臣中有了威望。
生活中遇到问题和麻烦,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抱怨,心里不顺,其实,每次困难的背后,都隐藏着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畏惧不逃避,迎难而上,去把事情完成,然后用复盘思维,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原因慢慢改正,一切问题总会解决的。
2
修身就是积福
古人云:“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福气是日行一善积累出来的,好运与福气的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努力。
一个有福之人,自有善良之心,犹如绽开的莲花,清新脱俗,自带仙气,在等待修身立德之人。
子思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一个肯每日修身的人,必定会有福报。修身立德,就是为了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摒弃世俗的烦恼和忧愁。
得理饶人,遇难帮扶,势大不欺,位高不傲,善心待人,这才是积福。
假若想为将来积福,就需要让自己的阅历丰富起来,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处理好人际关系,遇事才会不惊慌失措。
曾国藩天资平庸,能取得不菲的成就,靠的是他的严格自律,他的日常生活,除去繁忙的公务,其他时间皆在修身,他发明了“修身十二法”。
修身十二法为:持神敬肃、静坐养性、起床要早、读书要专一、攻读史书、慎言、保持身体健康、日知未知、月温旧知、习练书法、夜不出户。
修身十二法,是他人生成功的秘诀。修身做官让他领悟到了,做事要心平气和,大事当小事去做;凡事礼让三分,留有余地,便会出奇迹。
正是因为这些道理,支撑曾国藩走下去,最终成为半个圣人。
《增广贤文》上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修身可以养性可以积福,积福之人前程似锦。但凡好事,只要力所能及,去做就是了,做多了,福就会生出来。
清人陈鸿寿有副对联:“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意思是说,教育子弟们要从自身做起,想成仙成佛先把人做好,做人要脚踏实地,从自身完善做起。
修身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求神拜佛,只是满足于表面形式,而真正的避灾消祸,则是反求修己,“吾日三省吾身”。
每日修身,积福良久之人,即使不佛不求仙,也会得到天道庇佑,得好运,因为好运跟好福气都是自己的人品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