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发展条件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少走弯路。2019年7月7日到14日,浙江大学农经系本科生到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暑期访学。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听了3个有关日本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观了2个集落营农组织、1个共同农场,访问了1个农协组织、1个政府农技推广中心,还观摩了京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闻不如一见,收获多多。
日本人多地少,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有限。20世纪60年开始,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农地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其中,一二三融合发展(日本叫六次产业)的公司化农场是日本政府力推农业经营形式……
位于京都府滋贺县甲贺市的る シ オ ー ル 共同农场是一个公司化的农场。农场有农地105公顷(其中自有5公顷,租入100公顷)。农场除种植水稻和蔬菜外,还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农场开有销售商店、开设了饭店(农家乐,俺们的中餐就在那解决),还承接政府的“食育教育”项目,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场员工年富力强,完全不同于集落营农组织的老龄化状况。农场员工23人,其中正式工11人,临时工12人,平均年龄44岁,个个都是农事农机操作能手……
农场负责人51岁,典型的“农民企业家”气质——进入他的办公室就发饮料、发咖啡、发名片(俺还惊讶地发现了烟灰缸,访谈结束时俺们固然交换了香烟)。思想活跃,自信满满,能说会道——从对重庆大学访问团的评价到肯定浙江大学女生最美,从当地民风讲到他的个性,从对各国农机性能特点的评说到农场机械装备的配置,从理解家庭主妇的偏好到雇佣女性员工再到农产品种植品种调整,从农产品生产讲六次产业发展……
农场的工具房……
这是摆在路边的自助式精米加工机……
农场负责人兴致盎然地给俺们介绍……
俺们坐在办公室的地上听介绍……
听听老板在说啥?……
下面为农场自己开的商店和餐馆
去日本前,在文献和网络上看到的都是介绍日本如何实行“一村一品”、发展“六次产业”的,好像日本农村都做到了“一村一品”,日本农业都实行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看来那些也只是“先进典型”,并非普遍现象。当然,“先进典型”的做法还是值得俺们学习的。
俺觉得,日本农场承接政府的“食育教育”项目值得我们学习。“食育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农场学习农业生产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营养知识、烹饪知识……,这也是国民的素质教育。俺们也应该把“食育教育”列入小学生的必修课……
作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忠根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