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难忘!藤野先生反问:鲁迅是谁?

2023-05-08     云夕客

原标题: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难忘!藤野先生反问:鲁迅是谁?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道:“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事实上,鲁迅先生原先并不是从事文字有关的工作的,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因病而英年早逝,所以他立志要治疗像自己父亲一样的病人而选择了去日本学医。在日本,他遇到了一个令他“永志难忘”的老师——藤野先生。

在日本学医期间,他接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看到日本国人的言行,他发现国人的病是在精神上的,学医救不了国人。作为一个想挽救中华民族的新青年,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文字来唤醒国人。

鲁迅回国之后,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他发表的一篇篇文章逐渐唤醒了当时国人麻木的心灵,同时还是插向敌人胸口的一把匕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是影响了几代人,他发表的各种文字书籍也逐渐流向了海外。

一九三五年,东瀛岩波书店出版了一本来自中国的诗文集《鲁迅选集》,而作者就是鲁迅。新书上架没多久,一个汉文教员买了一套品读,书中有一篇作者回忆仙台旧事的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其中提到了一个人,便是作者鲁迅的老师藤野严九郎。

恰好有一个叫藤野恒弥的学生来访,教员便问到:“你的父亲是不是叫藤野严九郎?”藤野恒弥答道:“是的。”教员又问:“他是不是在仙台教过书?”“是的”。教员转身从书架上拿起那本《鲁迅选集》,交给藤野恒弥,并指着那篇文章让他问问他父亲,这里面写的是不是他。

藤野恒弥回家后,将那篇文章翻给了他父亲看,并且问道:“父亲您知道鲁迅这个人吗?”藤野严九郎接过书并问道:“鲁迅是谁?”翻看着文章,藤野严九郎努力地回想却仍然想不起到底有没有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直到藤野恒弥说道:“父亲,他本名好像叫周树人。”藤野严九郎沉默了一会,结合文章中的点滴事迹,才有些惭愧地叹道:“原来是周君,想不到他如今已经有这么大的出息了。”时隔几十年,藤野先生终于把曾经教过的那个中等留学生想了起来。

相比于鲁迅不仅写下一篇专门回忆“恩师”的文章,并且一直对恩师念念不忘,藤野先生的一句“鲁迅是谁?”确实很让人心伤。那么,为何鲁迅对藤野先生念念不忘,而藤野先生却对鲁迅印象不深呢?其实若是仔细分析下这件事的前后,这个问题也不难解释。

首先,藤野先生是当时是不看重鲁迅的,在鲁迅弟弟周作人写的《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列有鲁迅在仙台的留学时的成绩单,其中大多都是60分刚及格,平均分65.5,全班142人中,鲁迅排68名。鲁迅作为一个中等生,委实不会受到藤野的过多关注,藤野先生在晚年回忆的时候表示确实对鲁迅没什么印象。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鲁迅是笔名,藤野先生自然不知道鲁迅是周树人。

至于鲁迅为何对藤野先生如此敬重,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很不友好,动不动就骂中国人“猪头三”,因此鲁迅屡屡受到白眼。而藤野却出于老师的本分,对鲁迅的公平对待,却让鲁迅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这对鲁迅来说是莫大的恩情,以至于在回国后之后还把这位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先生写进了文章里,以表怀念之情。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几个对自己特别关照亲切的老师,以至于在功成名就之后,还会感激他们的教育之恩。但我们一生当中无非最多也就经历几十个老师,而老师却是教育学生三千,所以在多年之后,这些老师们也会同藤野先生一样,要想很久才能想起那段往事。藤野先生的所作所为让鲁迅看到了希望,倘若鲁迅当年身处每个人都对他公平对待的环境中,藤野先生的所做所为鲁迅不一定会记得请了,更未必会想起要写这么一篇永志难忘的文章来了。

小星世界观,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db0e4741c9d3d71e743fcc05938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