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俞敏洪和董宇辉再次合体出现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经历了“小作文”风波后的董宇辉,将个人抖音号简介从“曾经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改为出自《论语·子罕篇》的一句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再次回归后的他给三千万粉丝带来的第一个图书产品正是《论语》。
据媒体报道,在董宇辉直播讲解《论语》的几分钟内,便卖光了该版《论语》的18000册库存,导致全网断货。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董宇辉所推荐的这一版《论语》,是由知名学者 黄朴民教授导读+注译的。
本书由知名学者 黄朴民教授精心校勘,全本无删节, 导读见解独到,注释博采众长,译文流畅准确,是一部学习《论语》和儒家思想的入门佳作。
事实上,作为当代中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学者,黄朴民教授的研究成果和著作还有很多,远远不止这本注译版《论语》哦——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中国古代兵学研究。代表性专著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中国兵学思想史》《孙子评传》《何休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孙子兵法解读》《五千年的征战:中国军事史》等;主编有:《中国兵学通史》(“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孙子探胜》、《孙子兵法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教程》等;并著有《寻找本色》《叩问历史》《历史无间道》《难得糊涂:中国古代官场政治智慧》等学术随笔集。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文献》《学术月刊》《中国军事科学》《文史哲》等海内外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从上述简介中可以看出,黄朴民教授对 春秋军事史及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其兵家的研究用力甚深。
下面,小编要隆重向大家介绍两本黄朴民教授在春秋军事史和兵家学派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改变春秋史的十四场战争》
和
《兵家学派研究》
1
《改变春秋史的十四场战争》
《改变春秋史的十四场战争》
黄朴民著
ISBN 978-7-100-21036-2
定价:68.00元
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版
我这本书虽说是通俗笔调写的,但其实是我数十年研究春秋史的一个心得总结。从兵学理论讲,这是古司马兵法与孙子兵法的新旧交替;从战争宗旨讲,这是立足争霸与厉行兼并的历史过渡;从参与角色讲,这是晋楚角逐与大国博弈的形象呈现;从文化风貌讲,这是坚守传统与提升创新的多重变奏;从精神魂魄讲,这是致力尚武与转型崇文的深层嬗变。许多提法和观点,都是我首次提出的。
—— 黄朴民
内容简介
一部春秋史,就是一部近三百年的社会嬗变史;从军事上看,就是一部近三百年的军事制度发展史、一部近三百年的兵学文化成熟史,尤其是一部近三百年的喋血战争演进史。春秋时期的战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风云变幻,惊心动魄,占据着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提供了久盛不衰的启示。本书选择了𦈡葛之战、城濮之战、崤之战、鞍之战、柏举之战等十四场战争,以这些案例展示诸侯战争异彩纷呈的过程,分析战争带来的历史改变。作者以后知视角、全知全能叙事,给这些战争添加了当代性解读,增加了历史的趣味性和亲切感,从而拉近了遥远历史、冷兵器古代战争与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的距离。
目录(滑动阅读)
绪言 波谲云诡:春秋这一段历史的致命诱惑
第一章 春秋列国的兵要地理及其战略格局
一、春秋诸侯列国的兵要地理环境
二、列国兵要地理与战略格局的演变
第二章 𦈡葛之战:王冠从此黯然失色了
一、际会风云:郑国的崛起之路
二、周、郑矛盾的由来与渐趋激化
三、𦈡葛之战:郑庄公真是“疯”了
四、𦈡葛之战的尾声及其影响
第三章 长勺之战:造就齐桓公霸业的另类帮助
一、避实击虚与齐、鲁长勺之战
二、长勺之战与齐桓公霸业的特色
第四章 泓水之战:贵族精神走向衰微的象征
一、宋襄公争霸的“春秋大梦”
二、“美梦”破裂的节奏:泓水之战
三、作为文化嬗变的一个象征:泓水之战的深度解读
第五章 城濮之战:晋文公“取威定霸”的关键一仗
一、晋文公的图霸雄心及其战略措施
二、喋血城濮,晋文公终于赢了
三、秩序的重构:城濮之战带来的新气象
第六章 崤之战:改写春秋进程的一场意外
一、城濮之战前后的秦、晋关系及其变化
二、秦、晋殽之战全面开打
三、是捡芝麻还是抱西瓜:崤之战与春秋历史的新格局
第七章 邲之战:楚庄王一飞冲天的历史写照
一、晋、楚战略优势的易位
二、不期而遇、莫名其妙的一场较量
三、楚庄王的雄才大略与楚国走向霸业顶峰
第八章 鞍之战:以战促盟的一个典范
一、晋国的上下其手:齐、晋鞍之战的深层次原因
二、鞍之战的导火索是怎样点燃的
三、齐顷公满地找牙:鞍之战全景定格
四、善于妥协是最大的战略智慧:鞍之战简评
第九章 鄢陵之战:逐鹿中原的又一幕大戏
一、奋发有为的晋厉公
二、鄢陵奏捷,大破楚师,晋国再度称霸中原
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晋厉公的败笔
第十章 三驾之役:晋、楚争霸的歹戏拖棚
第十一章 战略均势与弭兵大会
第十二章 柏举之战:惊心动魄的“东周第一战”
一、宿命:吴、楚之间的死结难解
二、其疾如风,侵掠如火:决战柏举
三、善始而不能善终的悲摧:入郢之后
第十三章 从“檇李”到“黄池”:吴、越鏖战的上半场
一、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吴、越死磕的背景
二、南下抑或北上:吴国在战略选择上的纠结
三、从檇李到夫椒:双方有如坐上过山车
四、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夫差下了一步臭棋
五、当韬光养晦的越国对上忘乎所以的吴国
六、夫差有无后悔?当姑苏陷落的消息传来
七、黄池的落日:夫差赢了面子却输光了里子
第十四章 从笠泽喋血到姑苏陷落:吴、越鏖战的下半场
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灭吴的绝招
二、丧钟为夫差而鸣:喋血笠泽
三、城头变幻大王旗:姑苏城的陷落
第十五章 晋阳之战:变“争霸”为“兼并”的标志性事件
附录 晋、楚争霸主线下的春秋结盟之道
一、春秋时期的结盟与争霸
二、晋、楚争霸与结盟的几个阶段
三、春秋结盟的几个显著特征
2
《兵家学派研究》
《兵家学派研究》
黄朴民、魏鸿、熊剑平著
ISBN 978-7-100-22413-0
定价:128.00元
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版
黄朴民、魏鸿、熊剑平三位同志所著《兵家学派研究》令人耳目一新。新就新在,这个题目是学术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新就新在,他们三位同志在对中国古典兵学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勇敢地创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的观点,这是值得赞许的,也是令人钦佩的。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兵家学派研究》这本书。
—— 吴如嵩
内容简介
纵览古今兵家文化,体味中华文明赓续!本书系“中国学术流派研究丛书”书目之一,重点考察了中国古代兵家学派的发展情况,为读者全景式呈现了跨越三千年的兵学文化发展史。全书共分为3编15章。其中“上编”与“中编”以兵家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顺序为经,以兵家主要代表人物、重要著作、学术思想体系为纬展开论述;“下编”则是对兵家学派几个重要学术问题的专题性讨论。作者从历史学、军事学、文献学、哲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切入,致力于就中国古代兵家学派发展的时代背景、文化渊源、基本内涵、演变轨迹、主要特征、表现形式、重要地位、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等加以全景式回顾与总结,就兵家学派自身演生的历史逻辑与内在理路着墨,梳理与总结中国古代兵家文化的主要成就与重要地位,揭示了中国古代兵家的基本特征,并阐释其文化意义。
目录(滑动阅读)
序
绪 论
上编
第一章 “古司马法”与兵家的萌芽及其雏形
第二章 “兵以诈立”“逐于智谋”:先秦兵家的转型
第三章 学术对峙与融合双重变奏下的兵家新气象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兵家及其成就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兵家及其兵学文化特色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兵家与兵学
中 编
第七章 再铸辉煌:宋代的兵家与兵学(上)
第八章 再铸辉煌:宋代的兵家与兵学(下)
第九章 明代兵家与兵学的演变
第十章 传统兵家的衰落及迈向近代的转型
下 编
第十一章 兵家治国与治军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第十二章 《孙子兵法》中兵家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 “兵儒融汇”的内涵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兵家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十五章 异与同:比较视野下的中西军事学术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林语堂说:“吾尝细读《论语》,
精读《论语》而咀嚼之
觉得圣人无一句话不幽默。”
杨绛说:“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
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论语》相关作品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论语》
《劝读论语与论语读法》
跟随钱穆先生读论语
钱穆先生讲:
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不仅中国,将来此书
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但如何才能真正读懂这本经典呢?
且看钱穆先生怎么说。
本书集钱穆先生几十年来阅读《论语》心得之大成,集中阐述了阅读《论语》之意义、朱子如何阅读《论语》、今人应如何阅读《论语》,如何看待古人对《论语》的不同理解及其出发点,以及钱穆先生对古人阅读《论语》之评点和他本人对《论语》的认识过程。
《论语集注》
结合《孔子世家》读《论语集注》
解读《论语》的佳径
宋代朱熹集注,郭万金编校
《论语本意》
以独特的视角,
采用文献互证法,
让我们真切地体会《论语》的“本意”。
《论语本意》是对《论语》的解读,作者以学者的视角,运用周代文献,利用现代语言讲述周代君子的生活,尽可能还原古人对话的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打破文化隔膜,扫除文化障碍,尽可能让读者读懂《论语》。全书由导言、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对《论语》二十篇进行详细解读,以文献互相解读,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论语》。
《论语本原》
黄瑞云 评注
对《论语》的一次重新整理
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论语》
《<论语>语法词典》
(繁体)
[韩]边滢雨 编著
硏究《论语》的词汇和语法
以及先秦文献的词汇和语的参考工具书
《论语》
(国学经典规范读本)
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论语》
由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图说等内容组成
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著作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兼综百家之长,充分反映学界最新成果;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导读揭原著之精蕴,明古代智慧之实际应用;配图严谨、恰当,图与文字一一对应。
《论语译英》
(珍藏版)
同样是在东方甄选直播间
聊到了鲍鹏山和孔子
听说许多网友在找这些著作
鲍鹏山讲论语、讲孔子、讲中国人的心灵和江湖道四本好书
《孔子如来》为鲍鹏山教授对孔子的全面解读,全书图文并茂,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孔子的时代,感受孔子的生活,探索孔子的思想。
《江湖不远》为鲍鹏山教授研究《水浒》的深情之作,他钻入字句文本之中,将封建专制社会中的劣根性一一拉扯出来,平展在我们面前,读得越深入,我们就不禁越要思考:面对梁山好汉的困境,我们会做出何种选择?
《寂寞圣哲》一部解读先秦诸子的文化散文;读圣贤,知历史,见人生;跟随《百家讲坛》重量级嘉宾鲍鹏山老师一起走进圣哲的内心世界
《中国人的心灵》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无限接近古人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每日一书
《哲学大纲》
每日一词
《新华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