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演讲: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2019-12-19     语华思享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阅世事,明人性,尽在语华思享
作者:王语华
来源:女神30(ID:ns30riji)


最近有个视频很火,被誉为“今年最好的演讲”。

演讲是一个校长讲给高中生的,他讲到,人生的节奏应该是这样的:

2年后,高中毕业;再过3年,你们大学毕业;再过5年你们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结婚、买房;再过10年,人生安定下来;30岁你的人生轨迹就会定型……



这时,另一位老师站起来说,每个人的节奏是不同的: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岁才毕业,却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

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了好工作,赚很多钱,却过的不开心;

有的人选择间隔几年,去寻找自己的目标;

有的人在16岁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

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

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01

“人生节奏”这个话题,刚好我最近分享过,有很多感触。

先从一个孩子跳绳的故事讲起吧。

孩子说要参加跳长绳比赛,想在家里练习一下。

央求我和爷爷帮他摇绳子。

一开始,爷爷总忍不住“凑”着孩子跳,结果绳子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反而跳不好。

我建议爷爷不要变速,我俩按某个节奏摇绳子。让孩子自己调节节奏。

我说:“孩子跳的节奏在变,我们绳子的节奏也在变,就很难配合。不如,先定下某个节奏,另一个再调整。”

于是爷爷就盯着地面摇绳子,这样就不会受孩子跳的好坏干扰了。

我嘴里喊着“1、2—3”“1、2—3”“1、2—3”“1、2—3”......

中间孩子跳错了我也不管,我们一直按照某个节奏摇绳子。

不一会儿我们磨合默契。

孩子跳起来很轻松,也不累。

其实无论跳绳、跑步,还是生活、工作,都要有节奏。只是调整到和自己匹配的节奏,就会舒服。

很多读者留言问我,为什么你一天可以做那么多事呢?既能照顾孩子,还能完成很多工作。

其实我的秘诀也是节奏。

我把一天当中的几个固定点先确定下来:几点起床、几点送孩子上学、几点推文、几点接孩子放学,晚上几点睡觉。

然后再把一天当中要完成的任务,按照弹性和耗时长短,分别“嵌”入到这些时间点之间。

你可以把时间段想象成一节节长度不同的火车车厢,长的车厢对应花费时间长的任务,短的对应耗时短的任务,然后零星任务见缝插针的放到空隙里。当然一开始也有分配不好的时候。

比如文章写不完,中间不得不中断;

或者先完成简单的事,结果剩下的时间不够做另一件了;

或者中间临时有事,突发状况,把我的节奏打乱了,后续任务不断延误,这一天也会过得很焦虑。

后来逐渐调整,直到现在规律而稳定的节奏。有时还可以更灵活些,比如把“文章构思”和“与朋友聊天”或“与父母聊天”合并一下,时间又可省出一些来。

节奏越稳,反而可以应对的事物越多。

02

一天的节奏如此,放大到一生中,就成为一生的样子。

我在18岁以前必须读书考学,这没什么弹性。

但毕业后的节点,便是我自己划定的:30岁结婚,35岁之前生子,50岁开始慢节奏的生活,等等。

就像火车车厢一样,一路前行,到某个节点完成某项事。

那些节点,是我按照自己的节奏划定的。但并非固定不变,它们略有弹性,有时可以提前一点,有时可以稍后一点。但不会误差太大。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也讲过自己的节奏,他说:“我从不打乱我自己的节奏。”

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早起,然后长跑,长跑回来后,先洗浴,接着穿得整整齐齐地去见太太。

吃过早餐后,他会持续写作三个小时,期间不接受任何人的打搅,到了下午他才会做别的事情。

他每天如此,每年如此,最终成就了他了不起的人生。



每个人的节奏可以不同,但一定源自于对内在的倾听。

节奏太快,可能是挑战,节奏太慢,又会成为负担。

但快和慢,本身并没优劣之分。

再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的快递被放到隔壁小区的丰巢箱了。

9岁的儿子说帮我取,我说一起去吧,他嫌我走路慢,自己跑在前面,我慢慢沿着小区里面的甬道走。

走到一半,就遇到儿子取了快递回来。儿子说:“妈妈,我们是相遇问题。”

我笑着说:“是啊。”

儿子很得意的说:“妈妈,你看我快吧!”

我说:“嗯,你跑的快,所以完成任务也快!不过,妈妈刚才在路边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

儿子很好奇的问:“哪里?在哪里?”

我带他来到路旁,指给他看,一个圆圆的木桩,木桩边上冒出一大丛新的枝条,郁郁葱葱的一圈儿。

我说:“你瞧,它连树干都没了,只有根,居然也可以活。还发出这么小树枝来。这树的生命力真强大啊!”

孩子也第一次见,我俩围着树桩讨论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路上,儿子的脚步明显的慢下来,一会儿指给我看天上飞过的鸽子,一会儿指给我看,有一家窗户上挂着一面红旗。

他突然发现,原来慢慢走也有这么多好处啊!

我说:“其实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乐趣,不用羡慕别人。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了。关键是,你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03

如果还没有倾听过自己,难免会被别人影响。

当你慢慢走时,一看别人跑得快,就想,天呐!那个人跑的那么快!我怎么跑也追不上他!我太差劲了!

或者看人家一天能干十件事,自己怎么一件事儿没干完呢?

于是你一路自责,既没享受到快的好处,也没享受到慢的乐趣,更别提路边的风景了。

我看书比较慢。

尤其听别人一年可以看上300本书,我就自愧不如。假如只是比速度,我肯定很焦虑。

但我知道,慢有慢的好处。于是,我每天看几页,记住其中的一两点,想着怎么把它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呢?

虽然读书速度慢,但用得不少。所以,收获一点儿也不少。

我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开设了【我先做到】社群,带领一群妈妈一起边学边用。



相信在每个节奏中,都能获得当下的好处。

如果你还单身,不如好好享受单身生活,把自己的单身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如果结婚了,还没孩子,那么可以好好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多花些时间在事业上;

如果有孩子了,那么在忙碌之余,也可以体验养育孩子带来的个人成长......

节奏,就像是一个容器,它容纳了我们的人生,也成就着每个人。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只能尊重自己的节奏,形成自己的容器。

那怎么找到自己的节奏呢?

节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你的目标,二是你的状态。

也许身边人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于你,也许有些人远远落后于你,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和你一样,都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时刻。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所以,放轻松,你没落后,也没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听从内心,找准自己的节奏,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



作者王语华:自媒体【女神30】原创作者。

思维训练研究者、8年企业咨询经验、心理咨询师。

喜欢我的文章原创文章,请点击关注我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cv1KG8BMH2_cNUgTL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