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方有开(7)
点绛唇·钓台
[宋]方有开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径入寒烟碧。〇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身如织。年年行役。鱼鸟浑相识。
方有开,《宋史》无传。《全宋词》小传出自清·沈辰垣等《御选历代诗馀》,所纪既简,且有讹误,兹予补正。
有开号溪堂,非“堂溪”。徽州歙县人。移居严州淳安县。生于高宗建炎元年。约孝宗隆兴元年至乾道三年间,左迪功郎、建昌军南丰县尉。约乾道六年至九年间,建宁府政和县主簿。约孝宗淳熙五年至八年,监行在太平惠民北局。约淳熙八年至九年间,从政郎、国子监录。淳熙九年至十年,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阶官改宣教郎。淳熙十年八月前,已官司农寺丞。十一年九月,犹在此任。十一年十月至十二年,知和州,兼主管管内安抚司公事,兼措置营田屯田事。十二年,阶官转奉议郎。除提举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权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提领措置屯田。至十四年,犹在此任。
淳熙十五年(1188),阶官转承议郎。升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兼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公事、提举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权知庐州、淮南西路安抚使、措置屯田营田事。
宋·陈造《江湖长翁集》卷三八《答淮西方漕启》曰:效官昭代,无益公家;持节近畿,获依荫宇。揆拙勤之不补,方应接以为罢。未修记府之恭,首拜诲函之赐。见存已厚,不敏是惭。恭惟某官望重一时,身兼数器。性姿超卓,禀粹自天;学术渊深,探原于古。逮横翔于仕路,亟简注于上心。随用具宜,有施皆可。扬桥门之教,按收造士之功;佐货府之颁,曾靡负丞之叹。即因最课,旋畀左符。未建郡牙,遽前君席。霜蜚齿颊,陈兵农富强之规;米聚山川,指江淮表里之势。益承帝渥,庸遣使华。棋布百城,皆乐生之赤子;云屯万旅,有栖亩之馀粮。凛如孔明屯渭滨之师,即见公孙上金城之略。入参庙算,坐振国威。尽令车笠之游从,同出帡幪之庇覆。某自怜老境,外典祥刑。虽原隰不惮于载驱,而鳏寡尚虞于无告。正资镌切,冀免旷瘝。兹辱朵云之书,但形褒拂;遽令覆蔀之室,蔚有光辉。
按,“漕”,即路转运使、副使、判官之习称。
“孔明屯渭滨之师”,三国时期,诸葛亮率蜀军六出祁山北伐,每患蜀道艰难,粮草不继,后乃分兵屯田于渭水之滨,与魏军司马懿相拒,为长久之计。事见《三国志》卷三五《蜀书》五《诸葛亮传》。陈造此启乃以其事高度赞扬方有开和州屯田之举。
“公孙上金城之略”,“公孙”,同“翁孙”。“金城”,金城郡,即今兰州一带。汉名将赵充国字翁孙,汉宣帝时,羌族叛乱,侵扰西北边境地区。充国上屯田奏,建议以军士万馀人留金城郡等地,亦兵亦农,屯垦戍边,既可有效抵御羌人入侵,又能大幅度节省军费,减轻百姓负担。所奏为宣帝采纳,付诸施行,成效显著。事见《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陈造此启乃以其事高度赞扬方有开两献耕屯之策。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降三官放罢。阶官由从七品之承议郎降为正九品之承事郎。以光宗登极恩,复宣教郎。病卒,年六十三。光宗绍熙二年(1191),诏复原官。
《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〇曰:淳熙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诏淮南运判、兼提举常平、措置屯田方有开遂非犯分,降三官放罢。先是,有开创兴屯田,议者言其扰,有旨别与差遣;复入奏自辨,语侵执政故也。
孙应时《行状》曰:枢使王公蔺实濡须人,初固知公之贤。其季弟莱好陵人,家居颇横,公不为之下。莱怒,谮诸王公百端。王公信之,短公于上。上命易公他所,亦非有谴咎意也。而王氏之党宣言必败田事,公叹曰:官职非我所恋,顾今事方有绪,中道毁之,孤明主欲为之志,以误边计,罪皆在我。闵默黮暗,不白情实而去,吾罪愈重矣。即为疏直叙其事本末,丐上加察,小臣虽死不避。疏入,会寿皇圣帝已倦勤禅位,嗣天子方体貌大臣,王公惭恨,遂力挤公,指为犯分,坐镌三秩罢,授承事郎。以登极恩,复宣教郎。公始已置祸度外,处之怡然,且自谓膂力愆矣,放迹归休,固吾所也。还至吴中,与诸寓公游而乐之,将卜居焉。遇疾,遂不起,享年六十有三,实某年某月某日也。既卒,所筑之田以大稔闻。明年,王公亦以台评去国,公论始伸。又明年,诏复元官。朝野莫不悲公之不及见也。
按,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九《绍熙元年庚戌》曰:十二月乙酉,王蔺罢枢密使。蔺自淳熙十六年正月除参知政事,五月除知枢密院事。是年七月拜枢密使,是月罢。执政几二年。御史中丞何澹言:中外喧传枢密使王蔺之弟莱知池州贵池县,暴狠不法,凌蔑州郡。郡守张金乞行回避,语并及蔺。诏王莱降一官放罢,而蔺亦乞奉外祠,从之。
王蔺“以台评去国”,在光宗绍熙元年。上推一年,可知方有开即卒于淳熙十六年。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