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王炎(6)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宋]王炎
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〇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王炎,孝宗淳熙二年至五年,鄂州崇阳县主簿。约淳熙六年至九年,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职官。十年至十三年,潭州州学教授。十五年至光宗绍熙二年,知岳州临湘县。绍熙四年至宁宗庆元二年九月,通判临江军。其间凡三度权知该军。庆元二年冬至三年八月,太学博士。三年八月至四年十月,秘书郎。四年正月起,兼实录院检讨官。
庆元四年(1198)十月至五年(1199)九月,行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其时阶官已至朝请郎,并兼皇弟吴兴郡王府教授、兼权尚书吏部考功司郎官。
宋·胡升《王大监传》曰: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
王炎《双溪类稿》卷二五《东都纪年序》曰:庆元三年八月,炎奉诏自太学博士入秘书省为郎;明年,兼实录检讨,寻入著庭为佐郎;又明年,为军器少监,而职兼检讨如故。
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二六《议·谥议》录有王炎《龙图阁学士赠特进程公大昌覆谥文简议》,自署官衔为:朝请郎、行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兼皇弟吴兴郡王府教授、兼权考功郎官王炎。
按,“实录检讨”,实录院检讨官之简称。
“入著庭为佐郎”,谓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
“考功郎官”,尚书吏部考功司郎官之简称。
宋·佚名《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官联》二《著作佐郎·庆元以后八人》曰:王炎,四年十月除。
又卷九《官联》三《实录院检讨官·庆元以后三十八人》曰:王炎,十月为著作佐郎,五年九月为著作郎,并兼。
庆元五年(1199)九月至六年(1200)二月,著作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兼尚书吏部考功司郎官、吴兴郡王府教授,又兼尚书吏部侍郎左选司郎官,又兼礼部员外郎。
《王大监传》曰: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升著作郎、兼考功郎、吴兴郡王府教授,又兼侍左郎官,又兼礼部员外郎。
按,“侍左郎官”,尚书吏部侍郎左选司郎官之简称。
《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官联》二《著作郎·庆元以后六人》曰:王炎,五年九月除,六年二月为军器少监。
又卷九《官联》三《实录院检讨官·庆元以后三十八人》曰:王炎,五年九月为著作郎,六年二月除军器少监,十月为军器监,并兼。
庆元六年(1200)二月至十月,军器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礼部郎官。
《王大监传》曰:升著作郎、兼考功郎、吴兴郡王府教授,又兼侍左郎官,又兼礼部员外郎。除军器少监。
《双溪类稿》卷二五《东都纪年序》曰:庆元三年八月,炎奉诏自太学博士入秘书省为郎;明年,兼实录检讨,寻入著庭为佐郎;又明年,为军器少监,而职兼检讨如故。
《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官联》三《实录院检讨官·庆元以后三十八人》曰:王炎,六年二月除军器少监,十月为军器监,并兼。
《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九六曰:庆元六年十月五日,诏大行太上皇帝庙号集议。集议者中有“军器少监、兼权礼部郎官王炎”。
按,此“大行太上皇帝”,谓光宗赵惇。光宗因精神疾病不能正常理政,绍熙五年(1194)七月,赵汝愚、韩侂胄等在太皇太后(高宗皇后)吴氏支持下拥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即宁宗。宁宗登基后,尊光宗为太上皇。庆元六年八月,光宗薨。帝、后新近死去,尚未议定谥号,暂以“大行皇帝”“大行皇后”称之。“大行”,谓去不复返。
“庙号”,皇帝死后,奉祀于太庙时所议定之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其生前在位时,并无此等称号。后世著述记其在位时,称某祖(如太祖)、某宗(如太宗等)者,乃追述语,非实录。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