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曲江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处工地上,出现了一个身高近三米,体重200斤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远远看去,像是有着银色的身体,穿戴着红色的衣服帽子和鞋。当周围环境的PM值到达临界点时,就会自动启动报警,同时触发喷淋系统,进行降尘。
这个“治污减霾”的机器人,是三名建筑工人用消防和自来水管道拼装的,花费两天两夜完成,机器人的左手拿着一把消防水枪,右手连接着水管。身体和四肢是消防管道专用钢管和自来水管一些配件拼装做成的,关节是消防管道专用“刚性沟槽接头”连接在一起的,帽子是一盏红色的警示灯。两只眼睛安装的是“雾化式”喷头,喷出的雾气无水滴滴落,相比常规的喷淋系统能更好的降低扬尘,改善空气湿度,同时也更加节约水资源。
胡师傅讲道:“工地有喷淋系统小型环境监测,本身都可以进行监控,但视觉效果比较单一,于是就突发奇想,做成机器人的造型,安装起来节约时间,操作简单快速,有特色又能治污减霾。”这个机器人是他与其他两名工长一起设计的,因为西安的雾霾天气比较严重,所以就做了一个治污减霾的机器人,也用以警示大家。
该机器人的智能系统与小型环境监测站联动,一旦检测到周围环境的PM值到达临界点时,就会自动报警,同时触发喷淋系统,对工地自动进行喷淋除尘。此项目获得了西安市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目前这个机器人已经向各工地推广,在新建的工厂里,几乎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机器人造型,机器人的造型成本在1000元左右,并不会造成过多资金与精力的浪费。
治污减霾机器人完成后,吸引许多人前来参观,获得众多称赞,安全方面有警示,治污减霾有提醒。胡师傅表示,在未来的半个月内,将会对机器人进行再一次改造,比如会增加一些安全方面的警示,当工人进场后,机器人可能会提醒说道:“进入施工现场,请带好安全帽。”等这类警示语。施工现场也将整体联动,管道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