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管孩子,先别急着吐槽,宝妈自己或许需要反思

2020-04-28   柏柏育儿漫画

深夜十点半,艾米家打成了一团。孩子哭,大人闹,着实热闹了一把。

事情的起因,是女儿过了该睡觉的时间,爸爸过去询问她有没有刷牙,结果看到女儿还在看动画片,一旁等着带她睡觉的姥姥也没法休息。

不知道怎的,爸爸突然火气上来,一下把孩子的平板电脑夺了下来。

爸爸的这个举动显然把孩子给惹恼了,艾米的女儿开始尖叫,歇斯底里的闹,本就恼火的爸爸接着返回去,直接揍了屁股。

这一顿打闹,让正在整理床铺的艾米彻底憋不住了,刚穿上一只拖鞋,就急吼吼地赶到女儿房间。看到女儿被爸爸揍了,转头她就去训爸爸。

孩子爸爸被艾米训急了,吼到:“嫌我不管,嫌我不管,我管你还来闹!到底让不让我管?”

爸爸的这句话,让艾米忽然回想到,每当他太宠溺女儿的时候,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告诉他,这种行为需要管,该严厉就要严厉,太过分了不排除揍两巴掌。曾如此建议的自己,现在竟然正在女儿面前拆爸爸的台。

教育孩子中的大忌就是两个人的教育不一致。艾米回想了一下,每次自己教育女儿,爸爸都是支持的态度,而每次爸爸教育女儿,却都被自己拆台了。怨不得爸爸在女儿眼里没有权威,原来症结在这里!

意识到不对劲的艾米及时调整了策略,她不再跟孩子爸爸较劲,打算稍后再和他探讨方式问题,转而去安抚女儿。

在现实生活中,和艾米一样的妈妈不在少数,即便知道很多育儿理论,却总在最关键的时候,把理应参与育儿工作的爸爸,通过各种方式“踢出” 育儿队列。当爸爸们习惯走开了,又把怨气撒在他们头上,并调侃自己是“丧偶式”育儿。

如果妈妈们有下面这些情况之一,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这些情况,将自己的育儿队友排除在外,进而促使自己成为育儿生活中的“单亲妈妈”之一?

1. 妈妈总是要求过高。

妈妈对爸爸带娃有着各种要求,并且这些要求相对于爸爸现阶段的带娃水平而言,是过高的,这无形中会让爸爸们感到无能与沮丧。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种不舒服的负面情绪中,爸爸们只要脚下抹油——溜了!

2. 妈妈总是太过强势。

强势的妈妈在平日的育儿生活中,根本不允许爸爸插手。对于孩子的事情也是自己说一不二,爸爸的建议总是入不了妈妈的法眼,久而久之,爸爸就“隐身”了。

​3. 妈妈控制欲太强。

这种类型的妈妈总体上是会给爸爸育儿机会的,但有一点,就是要监督爸爸育儿的一点一滴,并且会在一边现场指点。一旦爸爸的带娃方式在自己的想象之外,就会反复要求爸爸回到自己的方式上来。爸爸带娃一点自由度都没有,所以带娃成了一件苦差事,当然不到逼不得已绝对不过来帮忙了。

4. 妈妈总是唠叨。

唠叨几乎属于妈妈的标志属性之一。脑筋比较直的爸爸们,自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每次一带娃,妈妈总会把他历次带娃的失败状况再复述一遍。爸爸们把妈妈的这种唠叨认为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实际上唠叨的妈妈就是有点不放心而已。

不可否认,妈妈们在养育中有得天独厚的母性优势,可独自承担育儿工作,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想让爸爸也更多地投入进来,就需要妈妈们多一些耐心和放心,允许爸爸用自己的方式育儿。

只要孩子是安全的,多给爸爸一些尝试的机会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