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又出了一部牛片——《82年生的金智英》。
之所以牛,首先是因为它在韩国的热度。
这片还没出来时,韩国网友就把两位主演,郑有美和孔侑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少韩国网友还向青瓦台请愿,终止影片拍摄。
海报上的两位主角,郑有美和孔侑
电影出来后,韩国Naver网(韩国最大电影评分网站)上,男性观众平均打分2.91分,女性观众9.49分(实时更新)。
来自Naver
累计观众360多万。
之所以未映先火,映了更火,是因为,它戳中了男女不平等这个老生常谈,却从未真正解决的问题。
光戳中不算什么,关键是如何戳?
这是影片第二牛的地方。
能让韩国女性疯狂打Call,韩国男人闻之色变的,绝对不是一般的男女不平等电影。
1982年生的金智英(郑有美 饰),按部就班地读书、就业、结婚、生子,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
每天从早到晚埋在家务中,洗不完的盘子,整不完的玩具,刷不完的地板......
唯一的休闲是带着孩子来到公园的长椅上喝杯咖啡。
节假日不能休息,要回婆家“团聚”,实则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干活。
顺带伺候突然出现的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久了,女主难免觉得,身体被掏空~
没有事业、没有时间、没有自我。
甚至连“金智英”这个名字也越来越模糊,她只是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
这样的银幕形象很多,但都没有这部电影让我感到绝望。
全片没有复杂激烈的剧情,甚至都没有高潮。
但这种平平淡淡,才是令人细思极恐之处。
因为平淡也意味着,习以为常。
比如影片中很令人回味的一点,也是刚开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智英的丈夫,郑大贤(孔侑 饰)。
“你高兴我也开心”
可以说,金智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性。
读书、就业平平淡淡,连“金智英”这个名字在同龄人中也是一抓一大把。
唯一的亮点,在她的丈夫。
影片开头便是刚下班的丈夫,接过妻子的活,给一两岁的女儿洗澡。
“爸爸来了,爸爸给你洗澡”
饭桌上关心妻子受伤的手腕。
过节回婆家时,心疼妻子干太多活,建议母亲叫外卖。
“哎呦,这么多啊,谁吃得完啊”
帮妻子洗碗。
“我来吧”
要走的那一天,还可爱地偷偷跑去厨房告诉媳妇:
“行李收拾好了,做完这个赶紧走吧!”
“行李收拾好了,做完这个赶紧走吧”
这样的老公,搁谁身上,都是福气。
但看到后来,慢慢就觉出不对劲了......
智英每天为了家庭和孩子团团转,人日渐憔悴,曾经的同事为她鸣不平。
智英道:
“他还时常帮我。”
“他还时常帮我”
同事一阵见血:“什么叫帮你,就该如此。”
“什么叫帮你,就该如此”
一语点醒梦中人,回头再去看前面。
丈夫郑大贤每一次干家务带小孩,不是得到妻子的“谢谢”,就是婆婆在一边阴阳怪气:
“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而智英如果凌晨四五点不起来帮忙准备早上的祭祖,接下来就别想得到婆婆的好脸色了。
电影里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这一点,但源自生活的人物行事,早就通过微表情透露了一切。
天刚蒙蒙亮,迷糊中的智英听到响动,突然惊醒。
已经在厨房忙活的婆婆看到她,轻飘飘地客套一句: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然后,随手拿过一盆菠菜,放到她面前。
因为演得太自然了,这些动作和表情很容易被人忽略。
也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见怪不怪了。
但见怪不怪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
早上的祭祖,为什么只有两个女人做准备?
祭祖时,又为什么让女人退到一边?
作为金字塔底端的儿媳妇,更是要连大姑子也一起伺候。
婆婆使唤起儿媳妇,就跟使唤自家佣人似的。
“你做点油饼,再把筷子勺子剪刀拿过来”
转头却对自己女儿说:“坐着,你又不是在婆家。”
“坐着,你又不是在婆家”
意味着在婆家,在自己小家,就可以把女人当牲口使吗?
而男人,无论做儿子、丈夫还是女婿,都不需要干家务?
男性干家务是一种“额外的牺牲”?
很悲哀,但情况的确是这样。
若说世上有什么东西最顽强,最生生不息,恐怕就是这种不平等的家庭分工。
9102年了,它依然生机勃勃。
只有媳妇熬成婆的时候,这种情况才会有些许好转。
因为有了可供转嫁的对象。
它吞噬掉的,是女性的时间、精力、生活,乃至整个人生。
曾经,智英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女孩,电影中穿插了多段她的成长。
在世界地图上标记想去的地方,崇拜自己的上司,希望像她一样笑傲职场。
“我就算结婚生子,也有自信能好好工作,就跟您一样”
但她看到的,听到的,遭遇的,早就暗示了她,生为女人,她逃不了。
她向往远方,却从小被训练干家务。
她所崇拜的女上司,顶着丈夫、婆家的压力把孩子放在一边,还要面对职场上来自男性的,明目张胆的粗鲁和无礼。
“孩子就得待在妈妈身边,不然最后肯定走歪路”
“事业有成又如何,孩子毁了什么都完了”
更别说仅仅因为是“女性”,要结婚、休产假,就被排除在5年以上的长期小组之外。
“女职员因为要结婚、休产假,所以很难长久”
大家习惯,并默许了这种残忍不亚于寄生,粗暴不逊于殖民的掠夺——
用一个人的人生来换另一个人的人生。
谁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连女性自己也表现得很冷漠。
智英的姑姑看不得年过三十的小侄子干一点活,称其“年幼”。
“就算白发苍苍,老幺就是老幺。”
“老幺就是老幺”
却从小使唤侄女智英干活。
智英的婆婆不许儿子请育儿假,要求智英无止尽地为家庭牺牲自己,反正去上班也赚不了几个钱。
“你是不是疯了,你也太过分了吧!”
“既然想工作,附近也有兼职啊。”
“你是不是疯了,你也太过分了吧”
连智英自己也用“帮助”“谢谢”等字眼来感谢丈夫的分担。
别说智英,我们自己不是一开始也没发觉不对么?
还夸孔侑饰演的郑大贤是模范丈夫来着。
这便是这部电影牛的地方。
它在高度还原生活的同时,利用我们的既定思维来迷惑我们。
我们以为的好好先生,温柔丈夫,原来也是能说出“养孩子是休息”这样的话来的。
“看孩子是休息吗?”
我们以为的“帮忙”,原本就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啊~
一朝醒悟,竟是格外刺骨的冷。
一代又一代的轮回,不过是绵绵无期的驯服。
“只有我处在战争中。”
身处战争中的女人,又何止智英一个?
“只有我处在战争中”
比起校园霸凌,这种扩大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压迫,才真的杀人于无形,令人窒息得无处可逃。
如果除了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自己一无所有,无论如何都不会甘心的吧。
就像智英说的:“我总感觉自己像被囚禁在什么地方。”
“我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
更可怜的是,她开始把这种无力感归罪于自己没能力。
“别人应该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
“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
"为什么只有我活得这么狼狈"
这就跟对被侮辱的女性讲“你的裙子太短了”是一个道理。
如果接受了这个解释,那就太可怕了......
而驯服,不就是从自我怀疑开始的吗?
所以,这部电影,看似没讲什么,实则什么都讲了,还讲得很深。
但是它讲得并不用力,而是娓娓道来,一帧一帧地呈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
最终拼出了一张社会吃人的嘴脸。
今天,你被吞噬了么?
(作者:天涯小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H3W_G4BMH2_cNUg-M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