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本来热闹的春节,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磨难变得异常安宁,相信很多人都度过了有生以来最长的假期。
随着家长们的陆续复工,一天的工作可以说是忙碌加疲惫,下班后最渴望的就是安静的休息一会儿,还要一边配合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很多家长,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的作业气的血压飙升:字迹潦草、简单的作业一错再错、随意涂改...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上课时小动作多;一回到家就看电视;一写作业就会心神不定;连玩玩具也是东一下西一下;喜欢吃零食不停,乱花零花钱……这些现象说到底,是因为孩子缺乏自控力,不善于自我管理和控制。
很多人都知道,自控力强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在孩子的大脑里,“小小的”理智还没法完全掌控“强大的”情绪,想让他们做到完美的自控,那无异于是公然挑衅自然规律。除去天生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可以训练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是心理学专家,他们认为: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孩子的自制力会受到大人行为的影响,如果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信守答应孩子的事情,孩子也会更加信任大人。
面对线上学习,有些学生会因为难以适应而出现学习情绪。家长们要在做好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上,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良好环境。
“绿色环境”首先是“绿色设备”。家长应注意为提供给孩子学习的电子设备做好“绿色处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有信息、电话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出现。孩子在线学习时,家长还应给孩子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空间内避免有零食、玩具等物品。
家里老人也要注意不在孩子学习空间随意进出、大声说话等。
父母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父母工作之余,要用科学方法训练孩子自控力。
1、用正面激励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对孩子的所有需求,父母不直接否定和阻止,避免跟孩子起正面冲突,而是给孩子做“排序”,告诉孩子哪件事情要先做,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还顺便教会孩子学习等待。
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就会慢慢习得自我控制能力。
2、给孩子成就感,让他体验自控力的“好处”
给孩子成就感,让他体验到自控力的“好处”,他慢慢就会意识到,遵守某个规则,能够得到某种好处,比如更多的快乐,那么孩子就会往前走一步,成长一步。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孩子也是。相反,若因为没有控制自己和遵从规则,受到了“惩罚”,孩子同样也会自主地去思考、学习和调整自己。
3、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
因为孩子最初表现出自制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父母要从孩子现有的自制水平开始培养。
父母需要观察,相比以前,孩子有了哪些进步。如果这次做得更好了,要及时表扬他,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因为,如果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做得更好的孩子进行比较,或者,由于任务难度太大而导致孩子的操练反复失败,这些都可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卑,从而会抵制进一步的自制力训练。
4、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能力提升,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情感的付出
要想帮助孩子提升自制力,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情感。
然后,父母要陪伴孩子一起做自制力训练游戏和反复练习,并且要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每一滴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孩子不断地去取得进步。
当父母为孩子构建一个充满爱的良好家庭环境,并且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正向循环时,相信孩子的自制力也会像身体的肌肉一样,越锻炼,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