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任何城市,先去博物馆看看,这里藏着许多人的智慧,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普宁文化艺术馆和普宁博物馆位于同一建筑内,是普宁市的文化重要场所。
普宁文化艺术馆非遗展厅位于一楼,展示了普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博物馆则位于二楼,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收藏品,如金漆木雕和雕刻艺术品等。
普宁市目前有两个项目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之一是嵌瓷艺术。
嵌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写实风格、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闻名,被潮汕人民、港澳同胞以及东南亚华侨所喜爱。
普宁的嵌瓷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嵌瓷艺术通过将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瓷片镶嵌在工艺品或传统建筑物上,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装饰效果。
制作过程中,工匠们先进行设计和构思,然后将瓷片剪贴在胚胎上,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如双龙戏珠、双凤牡丹、仕女图等。
嵌瓷作品色彩鲜艳,质感坚实,经久耐用,不褪色,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解决了许多建筑装饰上的难题。
另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普宁英歌。
英歌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传统舞蹈,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奋发进取的象征,深受人民喜爱。
普宁英歌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
普宁英歌分布在普宁市的各个乡镇和街道,其中以南山英歌最为著名。
普宁英歌是一种阳刚有力的男性群体舞蹈,展现了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和英雄气概。
表演者穿着武士服装,手持特制双短棒,扣击起舞,并配以锣鼓和螺号的节奏。
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为24人、36人或72人,甚至可达到108人。
他们通过绘制面具和梁山泊英雄的形象来塑造角色形象,动作套路多样,构成了独特的律动和壮美的场面。
普宁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和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魂魄。
普宁英歌的表演节目包括前棚、中棚和后棚三个部分。
其中,前棚舞蹈是常见的表演主体,以武术演化而成,演绎了《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
中棚表演则包括传统剧目《桃花过渡》等,后棚则是武术对打表演。
普宁英歌舞蹈曾于1953年代表广东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得了广泛赞誉。
随后,它多次在全国和省级的广场舞、民间舞、艺术花会和民间艺术汇演比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
此外,普宁英歌还受邀参加了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抽签仪式、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天安门广场文艺大汇演、上海世博会、北京世园会以及港澳地区和多次全国、国际大型节庆活动的表演,赢得了国际声誉和荣誉。
二楼是普宁博物馆,藏品也有不少。
普宁金漆木雕
旅游小贴士:
普宁文化艺术馆非遗展厅
地点:普宁市文化艺术馆大楼一层。
门票:进入文化馆是免费的,并且停车也很方便。
以上就是乐玩君的普宁旅游攻略,下一篇,继续给大家分享的旅游经历。
我是乐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如果你觉得我的旅游小贴士对你出行决策有帮助,就请关注我的主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