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这道美食,以其独特风味着称于世,流传2000多年仍经久不衰

2023-09-24     乐玩日志

原标题:巫山这道美食,以其独特风味着称于世,流传2000多年仍经久不衰

“民以食为天”,吃对广东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乐玩君也不例外,每到一个新地方旅行,总要去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增加旅途的经历。

这次来到重庆巫山县,第一站就是到巫山博物馆里看看这里的巫文化、码头文化、江河文化和移民文化;

其中导游小姐姐为我们讲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特别带我们出土文物"疱厨俑",原来早在二千多年前,东汉时期的巫山人,就已经学会制作烤鱼。

据史考证并推测:巫山先民们烤鱼,起源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

在巫山大溪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鱼葬,并出土了大量火烧砂石板,

人们推测,石板烤鱼可能是巫山烤鱼的雏形。

同时,在母系氏族的环境下,女性因为繁殖后代成为社会主体而倍受尊重,鱼因为产卵多,繁殖能力强而受到崇拜,这便是鱼葬的宗教起源。

所以,那个时代开始,鱼被巫山人当作美食,也当作崇拜。

在博物馆里面看到“舞”字,古代字,从形状看,左右各有拿着一条鱼在跳舞,导游说这是早期巫师作法时,都是手提鱼来起舞的,很有意思吧。

到汉代,巫山地区又出现了"疱厨俑"和青铜烤架,人们相信烤鱼的技术己经很成熟。

很多装饰器件,如鱼纹砖大量出土,更让人惊喜地是,从巫山出土了疑似泡菜坛子的一些器皿,巫山烤鱼的酸辣风味在西汉成形。

巫山烤鱼的独特来源食材。

长江鱼自古味美肉鲜,巫山的花椒在唐代已经很有名。

有诗 《巫山高》

"古祠近月蟾宫寒,椒花坠红湿云问…所描绘的正是花椒,巫山杨柳坪”七姊妹"辣椒在古籍中也早有记载。

由于历史上,巫山依托长江的码头文化和移民文化,客来客往,让巫山烤鱼吸众家之长,‘求同存异。

来巫山吃烤鱼,鱼肉鲜嫩入味,香辣过瘾

烤鱼是来巫山旅游不品尝的十大美食之一,从巫山博物馆出来后,肚就开始叫了,就品尝巫山美食吧。

当地人吃烤鱼,主要有麻辣烤鱼、泡椒烤鱼、蒜香烤鱼等几种口味,我们点了一条麻辣烤鱼和蒜香烤鱼。

麻辣烤鱼非常入味,口感辛辣,但不霸道;

蒜香烤鱼特别适合不能吃辣的广东人,它是用蒜头做辅料的,这样处理后的鱼肉鲜嫩可口,并且丁点腥味都没有,也是乐玩君吃过的烤鱼中,目前为止,最好吃的啦。

好吃的烤鱼,鱼肉为外酥内嫩,并且鲜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巫山烤鱼这道美食,以其独特风味着称于世,流传2000多年仍经久不衰,现在已经成为了巫山地标性美食,也是巫山饮食文化的名片之一。

品尝完烤鱼,当地人还会向烤炉里面加入金针菇,腊肠、半肥瘦猪肉、粉丝卷等食料,借着美味的烤鱼汁继续烹制。

巫山必尝的美食:

一、洋芋

巫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高山士豆,肉质细腻,香糯紧实。

用猪肉渣来炒洋芋最好,加些葱蒜提香,开胃好食。

二、炒腊肉

巫山人为保存猪肉,千年进化出类似火腿的制作工艺。将鲜猪肉抹盐,花椒,千辣椒一起腌制半月以上,再用柏树枝及橘子皮熏制成颜色红亮的腊肉。既可长期保存又鲜香无比,是当地的一大士特产。

腊肉的陈韵,姜的鲜香,蒜苗的清香。三者炒在一锅内,形成土味十足的一道巫山美食。

卤水拼盘

腊肉炒花菜

锅锅头

餐厅的环境不错,像三峡之光情景夜游只是步行距离。

对于到巫山旅游的人来说,长江边吃完烤鱼后,再步行到码头上船看一江两岸灯光秀,会感觉非常有新意。

其次是餐厅的环境也挺棒的,包厢外面正对着三峡游轮码头,可以看到停泊在江面上的大游轮,还有远处的巫峡,灯水通明的巫山新城,景观来说都是很好的。

餐厅装修用了一些鱼文化元素,竹子编织成鱼外形的挂灯,还有捕鱼笼外形的吊灯,都为餐厅环境加分不少。

我是乐玩君,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05d1ce40b5183a8237430e4ea6c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