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诗道骏言博士的世外高人形象: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

2023-02-25   作家方晓莉

原标题:略谈诗道骏言博士的世外高人形象: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

(来源:作家方晓莉)
(备注:笔者是一名网文作家,但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去年参与编写传统文化方面书目。)

我第一次遇到舆论危机的时候(在头条),我想看看"@诗道骏言"博士怎么做的,我觉得他很有文化,修养也很好。

但是,未及试探,诗道骏言博士给我一种态度:不谈俗事,但给了我后面再一次得知的一个态度:“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虽然我不记得当时他怎么说,但大略是这个态度,所以令我备感惊奇。

所以诗道骏言博士给我一种感觉,他虽然身在头条,但始终游离在头条之外,保持着一种“世外高人”的形象。

(诗道骏言博士会表达观点和看法,但他始终游离于头条之外,不为任何人或者任何意志所动摇,他始终保持一种世外高人的形象。)

那时候我还不太懂。

但因为我多次莽撞和冒失,诗道骏言博士将我提醒,及时拉了回来,所以我内心对他非常感激。

但诗道骏言博士的确也很奇怪,他对于这人世间的纷争,看得很通透,他给我传达一种态度:无须理会!

(当然更不在于理会我内心的繁琐,心想那些纷乱的思绪,那么多烦恼,该怎么办呢?……但我不知道怎么办,反正一直学习算了!于是期间静心在诗道骏言博士那边学习格律诗词的文化精神等等……当然也期间向其他老师学习,比如"@文史随笔"老师等,他的人格修养是很高的,所以我在那边逐渐被其人君子之风所熏陶……还有其他老师们,我想通过这种方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不再被那些烦恼所困扰。)

(我差不多是在文史随笔老师那边逐渐接受他的君子之风的熏陶。
他每天更新的都是令我领悟如何修身养性,在我这一面是如此,当然文史随笔老师的文学造诣,也是很高的。)

但我内心始终存有困惑:因为一般老师们,他们除非不被舆论所困扰,因此可以保持淡泊的心境,但诗道骏言博士又是如何做到这样的?

他是没有烦恼的吗?……

但我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他每天在更新的内容,一天境界更比一天高,跟很多老师一样,保持着淡然的节奏,提供专业输出。

我也看到他在诗词文学方面的文章,写得很好,我经常去参悟,并且很有收获!而他偶尔也会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点评。

风格显得犀利,也相当中肯,但有时候,也会透露出一丝人情味:而这种人情味,是对世间现象的一种透彻的理解,体现出一定悲悯的感情。

他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

诗道骏言博士的文章显得中正而客观,是一贯的风格。

我印象最深,有一篇文章,是谈及诗词的风格。

那篇文章是《唐诗故事(15)人在羁旅不言愁,王建的《江亭》》:在诗道骏言博士的文章当中,我个人非常喜欢唐诗故事,写得很有趣!

这篇文章当中提及王建的《江亭》,是这样的:“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其看其人当时之文,截图如下:

其实我觉得写文不单单要写出新意,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更多内容:因为相似的观点,可能诗道骏言博士此前提过,也是诗词的对比。

那时候,我忽然发现,一切心中痛快淋漓的感情的,如果不是能够由生活变迁或变故而带来的动容,即便再是悲天怆地,那也是令人痛感至深的。

生而为人,我们应当追求平和的境界与理想的人生,诗人的风骨固然重要,但在风骨之外,我们也要爱惜自己,因此追求一种更为中正平和的境界,也许更加能够保存诗人的风骨,并且使诗人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人生。

所以我那时候再次复盘诗道骏言博士这篇文章,一下明白了!……那这里是说新意,这分明是通过说“新意”,而表达自己新的人生观点:也就是理想的人生,它应该有一种中正平和之美,也是冲淡之美。

所以我差不多是那个时候开始理解诗道骏言博士的文品,由此推及其人,从而明白他为何始终保持着“世外高人”的形象。

所以,王建的《江亭》给我一种预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学会苦中作乐,而淡看人间的一切,也很重要。

不讲自己心中的哀愁而告诉他人,而面对这人世间的美好,又何尝不是如诗道骏言所言,一个人快乐的人生境界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呢?……只有心境达到了平和的极点,一切归零之后,才能产生如此的淡然与淡雅之感!

在诗道骏言博士的影响下,我逐渐趋向于文学之学习,并且在文史随笔老师影响下,也以君子之道,而将自己进行言行的谨慎,加上头条上还有其他诸多老师们的帮助,我感觉这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逐渐与过去一些内心的难过,而去告别它的悲伤。

即便悲伤和难过,但我在想在学习面前,一切已经显然不重要了。

因为人与人之间,多的是不能理解你的人和事物,可是,人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我们要快乐。

擦干眼泪,还要继续前行!

近日,我也有仍有烦恼,忍不住与诗道骏言博士倾诉,这大概是第二次,我很想表达内心的看法,也有所吐槽,但诗道骏言博士仍然对此不置一词。

但其人之通透,又再度阐明他的一个道理:“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这九个字何其熟悉,他对我,对别人,对任何人,也许对于他自己,都是这么做的。

他从来不与偏见苟合,也从来不愿意与邪恶为伍,他也不愿意将自己与一切人间肮脏之事予以妥协,所以他无忌讳那一切,他始终做他自己。

他好像在头条,但他好像又不在头条之中。

他不参与别人的事情,也不发表其他看法,但对于自己的事情,他也告诉我,不需要去理会更多其他事情,他一贯如此观点,因为不值得还是其他原因?我没有深问。

但他用言行告诉我,不需要去理会这些。

而对于我的做法,他的“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则提醒了我,对于任何事情,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应该中道而行,倘若不能够一开始就表明如此态度和立场,那么这个人将逐渐失去自我,尤其每个人,有自己的主观情绪或者弱点,也许会在失去立场中,失去自我和人格。

那么这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是一种伤害。

他没有发表任何观点,仅仅阐述他个人原则。

但此阐述提醒了我,是由于我自己失去立场所致,至于后面失去人格和自我,也是情理之中,而我的吐槽,也变得没有理由。

他看起来的冷漠,但实则与一切诡谲之计或者一切不明所以的预谋或者其他误解,而将其排斥在外。

他是真的冷漠吗?并不是。

他也多次帮助于我(甚至有的帮助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内心非常感动。但他不会明说。而他的提醒,要是别人,可能就不提醒了。),无论古典诗词上的请教,还是其他方面,给予我最真诚的鼓励,以及最专业的指点!并且还让我别客气,但我实在是愧不敢当,作为这边的一名网络学生,我受他教益颇多!

(而他写的文章,无一不可以看出他对民众对女性尤其是深受封建主义迫害的女性们的同情,以及很多事情的关心。

他并不是我一开始认为他完全不关心大家命运的人,而是他不关心那些让人难过的情绪,而将其忽略掉罢了。

他的文章总是那么关心民生,给我最深的体会。从中学习中正平和之美。)

我曾不理解他为何能够冷漠面对这人世间一切艰难和痛苦?当时无法理解。甚至他也让我不要去理会那些人生之烦恼。所以我也专注向学。

但这一次,我也再度明白,任何人应该审视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

他告诉我的“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原则,事实上就是他个人的人生准则,是他面对人生艰难和痛苦的一个准则。

而我从这个准则中知道:这是一种“苦难的艺术”。

(愿看此文者,兔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所以我从中反省:我非完美,但我可以学着跟他一样,以其原则而贯彻己心。

“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以此方式而契入人生。

这并不是拒绝帮助他人或者其他人,而是保有自己立场,不与任何人苟合的一种状态:当然我不苟合,但是人一旦进去失去立场,无论被动或者主动状态,可能很多时候,就由不得你说了。

而一个人想要保存独立的人格和自尊,也许永远需要记住这九个字。

“不传话,不站队,不结盟”:我会永远记住这九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