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有欢:
为什么我们说一些老艺术家是“德艺双馨”?在我看来,艺术与艺德是并行的。或者说,本身艺术成就的超越需要品德的参与,在一些事情上的领悟,一个人的品德越高,这个人在艺术上面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也会越强。
但如果非要从众的庸俗,则注重沦为众流。
之所以说新凤霞老师在评剧方面的表现令我折服,不仅仅是因为她清纯的美丽,朴实的性格,上进的追求,也因为她有着无私的美德,阳光,明朗。
这一切的一切,都并不是“俗流”可以取代甚至颠覆的,反而显得可笑。
人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艺术?……倘若觉得抹煞了一个人的道德甚至人格追求,或者人身伤害而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后面肯定更有成就,我完全可以说,这个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甚至可以说,不怎么像一个正常的人类所能作出的道德范围之内的事情。
而毫无忏悔可言,则直接决定这个人的艺术品德,不可能被规划为人类可贵的艺术家之流,甚至连一个正常的、普通的,善良的人类,也不可以说是了。
人之缺陷,也许在于追求当中失去自我。但本来不需要失去自我。在名利之中,他们达不到那种艺术标准,便采取黑暗的方式“取而代之”:待功名成就之后,来个彻底反悔,自己也是被冤枉的云云。这类人,并不是说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或者一个真正美德上的人。
当所有人选择了屈服于错误,那么在错误当中,这个人的人格,早已被自我抹煞。
(备注:图片是新凤霞老师的剧照,来源于网络,让我们永远缅怀她。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