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藏地电影的代表之一,万玛才旦的过早离世让人惋惜。
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文学性的导演,可以让观众看到不同于内地的中国电影语境,而非用藏地猎奇,洗涤心灵之类的网红做法。
幸好,万玛才旦培养了自己的儿子久美成列作为接班人,《一个和四个》就是他监制,久美执导的作品。
《一个和四个》改编自藏族作家江洋才让的同名短篇小说。
但与万玛才旦能够还原小说的文学性不同,久美并没有将江洋才让小说中的文学气质带到电影当中,颇为遗憾。
小说中对人性和生存的思考,以及“人会说谎,马鹿不会”的点题标牌,让故事拥有了长久回味的余韵。
最后根宝举起但未落下的斧头为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局拉下帷幕,让撕的粉碎的离婚协议书和马鹿这两个频繁出现的符号更具解读意味。
可久美的改编仅是把小说做成了类型片,通过视听节奏来推动故事发展。
小说中的存在主义以及人类的精神困惑和价值追求的主题探讨没了,悬而未决的结尾变成了同归于尽。
久美想要编织富有悬念感、曲折性和情节张力的剧作结构,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剧情走向生动有趣。
怎奈扁平化的人物塑造,不能让观众情绪随着情节发展起伏不定,虽然简单的人物关系与故事更易理解,但也丧失了情节密度、悬念感和紧张度。
再加久美又没用场面调度、剪辑技巧给观众无暇遐想,只有为了加快节奏的匆匆。
匆匆的开始,匆匆的结束,留下一脸茫然的观众不知所措,到底谁是公安,谁是盗猎分子,全都语焉不详,从头到尾不变的麦格芬强行支撑着观众往下看。
可知其对于悬疑手法的运用不够娴熟,叙述性诡计中的错误引导和视点模糊做的不够好。
片中的谜团并不是因剧情而来,只是因为久美故意不交代,让观众猜的行为太刻意,整体过于平淡,云里雾里,看着不过瘾。
不像昆汀的《八恶人》,有爽、有反转、又惊又喜,《一个和四个》就像撒了点盐的水煮菜,有味但终究不够美味。
罗生门式的重复线性叙事完全照搬了小说的故事脉络与情节结构,久美并没有多少创新。
这种通过每个人口述将一件事情以不同视角展开的叙事方式是很讨巧的做法,看似三层拆分很唬人,实则是最传统的做法,结构并不精妙。
尤其是《一个和四个》标榜为藏地电影,却没有多少藏族元素,如果不是角色说的是藏语,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这就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
不过,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的长篇处女作,《一个和四个》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没有第一次的粗粝和不成熟,反而节奏感极佳,88分钟的时长很友好,问题固然还有一些,但能够不失沉着与老练已经很不错了。
就像久美自己所说,想做一名类型片导演,如今来看,成功的第一步,他走的很扎实,只可惜万玛才旦没有多带带就撒手人寰。
除却影片技法上的问题,在剧情的可延展性上还是值得说道一番。
片名叫《一个和四个》,小说中出场的角色实打实是五个人,桑杰、根宝、皮夹克、大个子、小个子,所以“一个和四个”很好理解。
电影中,虽然也有五个人物,但有一个人刚露面没几分钟就死了,与桑杰发生联系的只剩根宝、大个子、小个子,只有四个人。
这样一来,一个和四个就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小说中指代的那样。
四个还是他们四个人,并没有如小说那样划分,一个可能就变成了观众,以另一种姿态审视这场信任游戏。
正如片中除了第一视角和角色的第三视角外,还多了一个上帝视角,也许就是导演的用意,让观众参与其中去解开谜团,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谜团是谁是公安,谁是盗猎分子。
从剧情中可知,根宝是接头人,桑杰是护林员,唯一身份存疑的是大个子和小个子,但片尾的字幕道出小个子是公安,大个子是盗猎者。
可根据电影前面给出的线索来看,字幕不一定是真相。
小个子证明自己是公安的理由是穿着警服,有警号,大个子是有警号并记住了同事的警号,为了表现对桑杰的信任,两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枪交给桑杰。
然而他们证明身份的证据并不充分,都有可能是从公安身上扒的警服或者专门准备了一个警号,这对于背着人命的盗猎惯犯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之所以肯把枪给桑杰,是因为他们暂时都有求于桑杰。
一是都受伤了,势单力薄,需要有人帮忙,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二是暴风雪快来了,要借住在桑杰的小木屋。
这种信任是困境下不得已的选择,不是什么真心对待,由此他们每个人的话都存在很大的诱导性,真实性更是很难保证。
此外,字幕的做法显得很多余,枪响的那一刻,故事已经算完整了,留白的部分交给观众,不必什么都说得很清楚。
在现有的审查制度下,罪犯最后必须绳之以法,所以片尾的字幕说小个子是森林公安打死了大个人盗猎分子极有可能是规避之举。
至于这场狼人杀的游戏,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没有形成闭环的证据链,每个人的说法和行为都有漏洞,但这不重要,导演所要传达的是善与恶、生和死的悬念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立场、经历不同,解读就各异,如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一样,观众的理解是什么就是什么,与一个和四个呼应。
就像姜文在《圆桌派》中所说,只要是不糊弄我们的创作者就行。
节目中,窦文涛问姜文,你的电影有些情节观众看不懂,也不理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辛苦白费了,属于浪费气力?
姜文回答道,他们现在看不懂,但总有一天会看懂的,等他们看懂时候,回想起会说,老姜当时没有糊弄我们。
《一个和四个》就属于这种不糊弄我们的作品,尽管与优秀还相隔一段距离,但水准之上还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