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领域之战,谁能笑到最后。(下)

2022-03-13   小空是只皮卡丘

接上期

这时候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和日本谁赌对了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哪个更好哪个就是未来。这个问题现在很难做出答复,但是从能源方面来看不得不说日本的眼光更加长远,日本本土的常规能源非常稀少化石能源的供应更是主要靠进口,目前日本能源自足率不到17%能源安全压力极大,但氢拥有庞大的能量,如果解决了氢的使用问题就能减少对石油、煤炭的使用量,日本选择氢能也就是想从根源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如果日本真得能够大规模使用氢能源,那么化石能源方面的问题就不会再限制日本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日本会凭此站在新能源产业链的顶端。那中国呢?中国的国土面积大,能源分布不均衡,但我们拥有强大的电力生产能力以及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也正是依靠这些让电力成为中国使用量最大的二次能源。但比起氢能源,电能还是有致命的缺点。它是二次能源,想要有二次能源就要消耗其他能源,虽然现在中国有了更多清洁的发电方式,但是火力发电仍然是主流。

新能源的未来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看目前日本主要采取的是化石能源制氢和以及工业副产制氢两种办法,前者也依靠化石能源后者的使用的是更为复杂的物理吸附制氢的方法。

物理吸附制氢

两种成本都很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而且加氢站的建设也没有跟上,这代表着即使解决了氢能源的制造和使用后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补给站点,但中国从新能源大方向确定的那天起就设立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项目补贴,还引进特斯拉塑造产业链。

不仅如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其实很早就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了。从早期的半电半油开始不少城市都应经建立了配套的充电站网络,如果电动车成功代替了燃油车,那么中国电动车会很快普及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完善配置也不会有太大困难,而且在氢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也没有放弃,虽然发展时间上没有日本充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可以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氢燃料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及其有限。截止2021年1月份丰田的氢能源汽车——MIRAI(参数|图片)的全球保有量仅为12467辆,

丰田的氢能源汽车——MIRAI

而在中国电动汽车咋一二线城市有了很高的普及率,配套技术也已经完善,各大车企还在相继投入。而中国就可以全力以赴的扑到氢能源的研发与使用上,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已经走在一条平稳的新能源大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