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血管遍布在人体全身,而有血管的地方就可能出现血栓,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一旦体内出现血栓,就可能给身体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头部的血管当中出现了血栓,就可能诱发急性脑梗,而心血管的冠脉出现了血栓时,就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塞。
可以看出,血栓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而出现血栓的部位不同,引发的后果也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具有相同之处,那便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与治疗,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威胁到生命安全。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血栓呢?
医生提示:做到饮食2坚持,晚上2不要,或许就能合理保护血管、预防血栓,从而使血管更加健康。
一、饮食2坚持
1.坚持少吃高油、高盐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一些口味比较重的食物,例如烧烤、火锅、油炸食物等,这些食物吃起来虽然美味可口,但其中却含有大量的油脂与盐分,这些成分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威胁,若是长期大量食用,还可能诱发血栓,从而使血管发生堵塞。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尽量少食用高油与高盐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血管受到刺激。
2.坚持少吃夜宵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养成了熬夜的习惯,在熬夜的过程当中,不少朋友可能会感到饥饿,此时一部分朋友会选择吃夜宵。
但我们要知道,长期吃夜宵不仅会危害到肠胃健康,还可能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血栓。为了保证血管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尽量减少吃夜宵的频率。
二、晚上2不要
1.不要熬夜
有研究显示,对于那些经常熬夜的朋友来说,体内出现血栓的风险要比普通人更高,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失衡,而这种生长激素的其中一部分属于血管收缩。
它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当这些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时,就可能使血管内的压力升高,这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还可能促进血栓的生成。
2.不要喝酒
我们都知道,酒精对于血管具有较大的刺激性,虽然饮酒能够对血管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随着体内酒精含量的上升,人体的血管可能会逐渐发生扩张,这对于维持血管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经常在晚上饮酒还容易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可能使体内出现血栓,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为了防止体内出现血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自制力,尽量做到饮食2坚持、晚上2不要,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养护血管的作用。
【本图文由“金兰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宴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