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织专家修复故宫,发现损坏的地板后,直言:朱棣太狠了

2023-12-24     古今记实1

原标题:政府组织专家修复故宫,发现损坏的地板后,直言:朱棣太狠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曾派专家前往故宫考察,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复的地方。接到任务的专家很快就赶到了故宫,并对一些文物进行考量。

当专家们看到故宫中一块损坏的地砖时,不由得感叹出“朱棣太狠了”这样的话。那么朱棣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专家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一直到朱允炆时期,大明的国都都在南京。而在朱棣成功上位之后,就将京都迁到了北京。

一来是朱棣虽然夺位成功,但一直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所以朱棣居住在应天府时,一直感觉到不安,生怕朱允炆带人回来复仇。

再一个,就是朱棣被封王时的据点就在北京,所以迁都到北京也有利于巩固皇权。还有就是蒙古人时常南侵,为了稳定东北地区,控制国家的行政,朱棣便决定将国都迁到北京。

在迁都之前,肯定要修建皇宫。为了修建一个够气派的皇宫,朱棣在全国各地寻找能工巧匠。这座皇宫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帝都以此为皇家宫殿。虽然很多人都去过这里参观过,但应该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朱棣修建的吧。

紫禁城的规模也确实符合朱棣的预期,整个皇宫占地72万平方米,里面坐落着70余座宫殿,以及9千多间房屋,宫殿外面还有条52米宽的护城河。除此之外,四面还围有10米多高的城墙。

这种规模的宫殿,其实更像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这也刚好符合朱棣的预期。毕竟自己当年就是靠着武力打开了应天府大门,他当然也害怕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命人修建了这座固若金汤的紫禁城。

而除了大手笔的修建紫禁城之外,朱棣还做一件事,也正因此事,多年后前来故宫修复文物的专家才会感叹他是一个狠人。

朱棣有多狠?建国后专家奉命前去修复紫禁城的文物,突然发现紫禁城中一块怀的地砖,拿开这块地砖后,才看到紫禁城地下的格局。

这块地被人称为“金砖”,虽然其材质并不是由金子构成的,但其价值要比金子贵的多。据记载,当时造“金砖”时,一块就要花费80万两。

该砖最大的特点,就是敲击时会发出金属般的声音,且非常坚硬。而价格之所以会如此昂贵,则是因为金砖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且需要很长的周期。

一块金砖,最快需要130天完成,而最长的,则可以达到720天。还有一点,就是金砖的成功率极低,而且朱棣又非常挑剔,所以想要制作出一块成功的金砖是需要投入很多资本的。

而整个紫禁城中,足足铺了几十万块金砖。而且铺的不止一层。专家当时发现了一块坏的金砖,就凑过去看了看,然后发觉金砖下面居然还是金砖,最后经过查验,发现紫禁城中铺了共15层,而且采用的是横七竖八的结构。

金砖本来就很牢固,而朱棣却足足铺了15层,这到底是为何?难道真的是钱多的没地方烧么?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回到朱棣当年谋反那件事上,朱棣大军当时能够进到应天府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靠打洞和挖地道。

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朱棣肯定也害怕别人惦记。所以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命人修建了固若金汤的紫禁城,然后用坚固的金砖铺在紫禁城中,防止别人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攻进紫禁城来。

而且,金砖在被敲击的时候,会发出类似金属的声音,这也可以起到警戒作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专家要说朱棣是一个狠人了。为了保住皇位,他是绞尽脑汁。但没有最狠,只有更狠,朱棣这件事要做的比铺15层地砖还要决。

朱棣有多狠?为了防止自己像朱允炆一样被攻破皇宫,在紫禁城下铺了15层金砖。在铺设金砖的同时,朱棣还做了一件让大家称狠的事情。

这件事就是在金砖上面印制搬运着、制作者的姓名,除此之外,还要刻上监工官员的印章。为的就是金砖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而朱棣对待出错的人也很严厉,轻则流放,重则直接砍头。

这样做带来最大的坏处,就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也是为什么紫禁城足足花费了14年才修建完成的原因。

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朱棣确实是一个狠人,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做出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来。

也能够感受出,朱棣一直在害怕些什么。可能是朱允炆残余势力复辟,也可能是北方的蒙古族的乘虚而入。

朱棣大肆的铺设价值昂贵的金砖,也引起了许多质疑。明明紫禁城外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为何还要再多次一举铺那么厚的地砖呢?

最好的解释,就是朱棣想要做双重保险。可能是自己侄子朱允炆的事件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吧,毕竟在登基之后,朱棣就没放弃过寻找朱允炆,虽然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现如今,紫禁城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筑每年来有1670多万人前来参观。朱棣可能到死也没想到,自己用来防人的“城池”,最后居然成了旅游景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347e6c89bae88110e8af6e825131f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