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时间,一人救起13人,参与救起118名落水者,楼仁斌,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副所长,被称为义乌江畔勇敢的“生命托举者”。近日,楼仁斌新发明的水上救援产品——救生腰带在实战模拟训练中亮相。
9年救起13人, 参与救起118名落水者,简简单单几个数字,背后却藏着数不尽的危险与磨难。从10多米高桥上跃下被江水拍晕、被激流冲走、被冰水冻僵、天气恶劣、体力不支等等,对于楼仁斌来说,他的每一次救援都与死神擦肩而行,每一次经历都需要莫大勇气,这样的“英雄”,不仅值得敬重,更有不舍得与心疼。
关于楼仁斌,网上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是这样的:楼仁斌身着警服,满身划痕和污泥,但他的脸上却还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因为那天,他在湍急汹涌的江水中,拼尽全力成功救出三位被困群众。在过去9年时间里,他救的也不只是118名落水者,还有那118户家庭,托举起的是他们共同的希望与幸福。
纵使衣服再脏,也遮不住楼仁斌心灵的明净,救人后狼狈的样子,却彰显他行为的伟岸。在群众心里,他就是最“美”警察。没有人是生而无畏,也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有人选择了勇敢、责任与担当,选择了负重前行、逆向而行。楼仁斌就是这样的“孤勇者”。
楼仁斌之所以能“豁得出去”,其动力从何而来?源于人民警察的职业使命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以及“为民服务”的意识。在群众需要时拉群众一把,这是人民警察的“条件反射”,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人民警察自是义不容辞。
“救援不盲目,本事是王道”,更为可贵的是,楼仁斌除了英勇无畏,还用真心与行动践行着这一点,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提升自己守卫群众的能力。他不断进行苛刻训练,努力提升专业技能,锤炼救援真功夫。他还自我加压,多“逼”自己一把,他知道只有追求科学合理、专业有效的救援,才能当好群众的“护身符”,才能在实战中为“安全感”加分。他打造了水上专业救援团队,在全省首推派出所水上救生最小作战单元建设,还在央视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为“智慧防溺水”贡献力量。楼仁斌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结果,那就是“救得上来”。
“生命不停息,为民不止步”。现在,顶着满头白发的他依然自己下水,检验自己开发的水上救援新产品——救生腰带,他的车里还常备救生绳索。能把“救人”这件事研究得这么透,且干得炉火纯青,真是让人敬佩。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很难,而“救人”是好事中最难的事,楼仁斌所做的,则是数年如一日把心思扑在救人或者相关事上。这样的好人、好警察,值得每一个人好好珍惜。
楼仁斌的挺身而出,他的为民精神,也感染和激励着无数人。就拿义乌来说,老民警朱肆钱跳进落差近十米的湖中救起轻生女子,辅警王旭平在雨夜跳进激流中连救两人,当地很多志愿者也多次上演救助生命的壮举。
现在“楼仁斌”已不特指一个人,而是成了一个义乌当地“救人”的符号。我们弘扬楼仁斌的精神,是让大家能在他的影响下,用自己的善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社会多做好事,那“楼仁斌”精神,就没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