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七中学的陈宏老师,是一名90后数学老师,有着多年高中班主任经历。前段时间,她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一只玻璃瓶里,装着一只瘦长的螳螂。
“这是学生送给我的惊喜,‘含泪’收下了。”陈老师经常带高三毕业班,面对这群处于人生关键又特殊阶段的孩子,她一直在摸索相处之道,“每届学生毕业时,都会给我留一个小本子,之前是手写的留言,现在会制作成纪念薄,每次看到这些都感觉自己很富有。”
一只螳螂、一本册子,其实都是陈老师与学生们双向奔赴的见证。
很多家长有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跟高中阶段的孩子相处,不太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像陈老师这样有经验的老师身上,或许能找到一些相处的技巧。
抓螳螂送鲜花,高中生的爱淳朴又走心
说起这只螳螂,陈老师有些哭笑不得。
班上有个姓詹的男生,到了高三,男生开始经常找陈老师解惑数学问题。“有一次他终于解出来了一道他以前不会的数学题,为了表示感谢,就要送我一份礼物。”让陈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男生递给她的,是一只透明玻璃瓶,里面装了一只螳螂。
螳螂哪来的?学校里抓的。杭七中转塘校区的生态很好,校园里物种挺丰富。詹同学抓到螳螂后装进了玻璃瓶,还跟陈老师再三强调:“它很可爱的,而且还勇猛,战无不胜。”后来这只螳螂被陈老师送给了女儿,“小朋友很喜欢,养了很长时间。”
收到这种“走心”礼物的老师不止陈老师一个。“班里有个女生也抓了一只,送给了另一位老师。”
在高中当老师,压力和忙碌是常态,但这种幸福的瞬间也很多,孩子们表达喜欢和感谢的方式很淳朴。“经常会有同学来帮我整理书桌。”碰上过节和特殊时刻,陈老师还会收到特别的惊喜,有同学用矿泉水瓶剪出花瓶的造型,在上面插朵野花送给老师;还有同学给陈老师送来肉和芹菜,作为束脩礼(古代入学拜师时,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
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先接住他们的情绪
采访过程中,陈老师分享了很多让她触动的瞬间,有的事情不大,但像涓涓细流一样,冲淡了“班味”。
高中时期比较特殊,一方面要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成长带来的各种人际关系的相处。很多家长挺忧心,跟孩子讲话时没说几句就容易吵架,孩子好像也不太愿意跟自己沟通。渐渐地,亲子关系越来越冷淡。
陈老师为什么可以和孩子们相处得这么好?她自己总结——在谈办法前,先接住他们的情绪。
“我们这些孩子,中考成绩并不是在杭城前列,有时候不一定是他们学不好,只是缺乏自信或者找不对学习方法。”陈老师感叹,越到高年级越能感受到高中生的焦虑。她表示,在学生紧张甚至焦虑的时候,大人要带着他们一起去克服这种情绪,增加自信心,然后再引导他们按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来学习。
很多毕业生聊到陈老师时,都提到很喜欢她组织的班级活动。陈老师介绍道,自己在辅导之余经常利用班会课组织开展“全班动员”的活动,真人五子棋、父亲节制作手绘T恤、母亲节制造口红等等,一方面放松孩子身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好了,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