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到两岁父母双亡,658分考入上海同济,开学前还在搬砖挣学费

2022-07-24     全职宝爸徐国涛

原标题:他不到两岁父母双亡,658分考入上海同济,开学前还在搬砖挣学费

他叫田忠孝,2018年以658分的考分考入上海同济大学。他是寒门贵子,开学前还在工地搬砖。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经历没人能跟一个寒门学霸感同身受。田忠孝自幼父母双亡,被爷爷奶奶拉扯大。

家庭条件苦,田孝忠仍然以县里最优秀的成绩考入上海同济,这中间的辛酸,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为您一一讲述。

田忠孝是沿河自治县塘坝镇元布村人,六个月大时父亲得白血病过世,一岁半时妈妈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从此田忠孝在这个世界上无父无母,成了一个孤儿,只能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村里的人每次路过田忠孝的家门时,都会不自觉叹口气,如果自己能有什么可以帮助这家人的,村民们总是愿意关照的。

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奶奶患有脑血栓,心脏病,每天都要靠吃药维持身体平衡。

爷爷也有严重的关节炎,只能简单做些农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政府低保和田忠孝的孤儿抚养费来维持。

在这个环境下成长的田忠孝,从小就知道人间疾苦。懂事,能干,心地善良。

村民们经常拿田忠孝跟自己的儿子说事,你看人家田忠孝每次一回到家就帮家里干活,而你每次回家却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从来不知道学习。

田忠孝的优秀是远近闻名的,在这个不大也不出名的元布村里却出了一位县里第一的学霸。早在塘坝镇上初中时,田忠孝就以599分镇上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高中思南中学。

村民当时炸开了锅,年岁大的老人就爱给自己远房的亲戚讲述村里这位学霸。说他勤工俭学,勤劳热心,不仅没有一点那种好学生的架子还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

村民也都是老实本分的老好人,他们是绝口不提自己经常接济田忠孝家的事情的。

只说田忠孝无父无母,家里只有两个生病的老人,却能不怕艰险,砥砺前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田忠孝是个单眼皮,黑皮肤的朴实汉子。因为时常做农活他有一个好身体。

农村人家最在意的就是身体,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钱去治疗疾病,降低风险。最好的做法就是强健自己的体魄,锻炼自己的意志。

田孝忠身上那几件衣服都穿了很多年了,但洗得很干净。

爷爷告诉田忠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爷爷从前还是个比较有文化的人,读过几年书,所以在一些人生的指引和启示上给过田忠孝很多帮助。

不过这并不代表爷爷有多高深的学问,田孝忠的成绩是他培养的。这不可能,田忠孝身上取得的一丝一毫的成就,都是他自己通过不断努力换来的。

高三那年,经常在半夜还能看见田忠孝家里的灯还亮着。田忠孝努力学习的拼搏劲儿和那种谦虚的态度简直能让任何一个看见他的人动容。

高考完,村民们相比于自己孩子的成绩,更加关注田忠孝的成绩。一个孩子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了不得。

高考结束后,田忠孝第二天便去了工地搬砖。三十多度大太阳对于田忠孝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不怕热,他只希望在汗流浃背的时候能有一大桶水喝就行了。

卖的虽然是力气活,但田忠孝过得十分踏实。他也没有特别去考虑成绩,因为一直以来他都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相反他还认为,任何不劳而获的事情都是海市蜃楼。

每天在工地里,搬砖,提灰桶,扶梯子,帮其他比自己年龄大的工人跑腿,田忠孝从来都没有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

他也不会看不起那些工人,反而跟他们有说有笑。曾经有多少勤工俭学的孩子,初入社会,见到文化程度比自己低的大人,便嗤之以鼻。他们还不如田忠孝优秀,却比他的眼界高。

高考出分数那天,是一个跟田忠孝家关系亲近的村民到工地上告诉他的。那位村民姓刘,刘大叔给自己儿子查完分数,就立马想到田忠孝,便跑来将他带回家查分数。

刘大叔跟田忠孝的父亲生前是好朋友,自从田忠孝的父亲死后,刘大叔就经常帮助田忠孝。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田忠孝心里是把刘大叔看做父亲的。

刘大叔紧张地看着田忠孝在电脑上输入准考证号,分数一下子便出来了。不要小瞧农村的宽带,有时候比城市的还快。

658分,整整比自己儿子高了两百分,但刘大叔并不嫉妒,他非常高兴,让妻子杀了一只鸡,为田忠孝庆祝。

吃饭的时候,刘大叔心里高兴,很想跟人喝两口,便给两个年轻人倒酒。自己儿子快活地拿出杯子,显得习以为常,田忠孝说下午还要赶去工地,最好不喝。

刘大叔说服他就休息半天,今天刚出分,志强都在家里玩了很多天了,你就休息半天,不打紧的。志强也说让田忠孝休息半天,中午赶过去太热了。

田忠孝因为今天出分,为好成绩高兴,便答应了刘大叔和刘志强的请求。刘大叔酒喝多的时候,说了很多心里话。

说田忠孝命苦,说着说着一个大男人竟落下眼泪。刘大叔的妻子看他伤心就给他拿来纸擦掉眼泪。田忠孝听到这些话,也只是笑笑,他知道刘大叔是好心。

刘大叔说着说着便躺在床上睡着了。这天下午,刘志强和田孝忠便在凉快的房间里,看着电视,休息了半天。

刘志强不理解也很难理解田忠孝,他不明白田忠孝为什么大热天一定要跑那么远去工地搬砖。

因为他有父母,有依靠,学费不用他愁,所以他很难理解跟他相同年岁的田忠孝的许多做法。

这个年轻的孩子,很多时候都让人心疼,又让人敬佩。第二天一早田忠孝便来到了工地。整个夏天,他的工友们几乎不知道田忠孝是他们县里的状元。

因为田忠孝不爱显摆,如果工友们不问,他是不会说的。

直到2018年9月2日,才终于有记者采访到田忠孝。报道了田忠孝的事例之后,经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当地民部门帮助,为田忠孝筹到了一年的学费。

田忠孝很感谢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他承诺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秀的成绩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相信田忠孝的父母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为这个孩子感到骄傲吧。忠孝,忠孝,真是个好名字,一个好学生。

报道田忠孝,写他的故事,实际是为了让更多人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其实也没有那么远,你有多努力,便将会有多成功。

本期的文章到此就要结束了,听了田忠孝的故事,您有什么感想?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写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eb1520f6307bbc5927cf6b0804e9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