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初二年级的家长们来说,最近的一周是不平静的一周。除了大家都在努力的“小中考”外,北京教委面向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的1+3人才试验项目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聚焦通州区,备受关注的北京学校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其1+3项目强大师资阵容。
北京学校1+3项目可以说是北京学校高中阶段的开山之作。由现任中国网民大学附属中学暨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党委书记刘小惠作为总负责人。
同时云集了北大、人大及北师大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毕业的优质教师资源。至此通州区1+3项目学校增至四所,分别是市级两所:人大附通州校区和张家湾中学(美术类),区级两所:潞河中学和北京学校。
2022年北京学校1+3人才培养试验项目作为区级项目首次面向通州区学生进行招生。将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的1+3项目统筹设计连续四年的贯通培养课程,配备雄厚的师资团队,推动每一名学生的跨越式提升,为四年后北京学校首届高考实现“开门红”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潞河中学的1+3项目也将在近期拉开序幕,面对来自人通和北京学校的双重包夹。因为区级学校只能填报一所,通州高中届“老大哥”将受到挑战。同时,给家长们的选择也出了一个不得不二选一“难题”。
2022年北京中考的激烈程度让每个低年级学生家长感到不安。1+3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提前确定高中资格的机会,提前落袋为安成为了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近期,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公布的一份多达1115人的1+3项目摇号名单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也有家长对这种招生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如果以摇号方式录取,生源质量也就没法保障,这样的话到底还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参加1+3项目呢?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1+3项目是市级项目,面向城六区和通州进行招生,与以往不同,今年1+3采用摇号方式录取80人。1115人参与摇号,80人上岸,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走1+3还是继续参加中考,选潞河还是选北京学校,这个夏天让通州区初二年级学生家长们多了一些“选择”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