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既有高颜值的美景,又有虔诚的的宗教信仰;在这里,既能领略经典,又能体验小众旅行目的地。有深度,还可以饱览各色风光,如果想要获得丰富的旅行体验,川西环线绝对是不二之选。
行前须知:
出发:从成都出发
费用:租车费为7565元(含基本保险不含免赔额保险)
出行前准备物品清单:
急救包(纱布,消毒酒精片,棉签,止血贴,绷带) 小切板,勺,刀,剪刀,薄桌布,软水桶,晾衣绳衣夹,调味料,营灯,气泵,牛筋 ,502, 汽车挂钩,垃圾袋,便携小工具套装,药包(牛黄,保济丸,药油,白药粉/膏,无比滴),瓶装水液化气罐4个(136元),备用氧气瓶6*10L(85元),防潮垫2(110元),压力锅(66.5元),车载电源转换器(139元),纯水桶(24L*1)(68元),另外再购置一些头几天的充饥零食、方便面和矿泉水
带:帐篷1顶,炉头1个,户外锅1套,采购小瓶食用油,小瓶二窝头,小瓶洗洁精,纸巾,医用酒精(可能要洗伤口,万一人昏迷或者失温,酒是救命的,买酒精顺便买两个注射器,就是针筒,一次性的)
其他注意事项:
1、走川西环线需翻越最高海拔约4800m的垭口,请小伙伴们综合考虑自身状况参加。
2、参加的小伙伴务必自行购买旅行保险。
3、川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小伙伴们需有充分的认识。
4、全程以摄影和旅拍为主,同时尽可能体验当地风情。
旅行线路:
第一天
成都
第二天
成都——新都桥
第三天
新都桥——子梅垭口
第四天
子梅垭口——高尔寺山黑石城
第五天
新都桥——稻城——亚丁
第六天
亚丁
第七天
亚丁
第八天
亚丁——措普沟
第九天
措普沟
第十天
措普沟-亚青
第十一天
亚青
第十二天
亚青-新路海
第十三天
新路海-丹巴
第十四天
丹巴
第十五天
丹巴-四姑娘山
第十六天
四姑娘山-成都
在本次川西之旅行程之前,因为我的时间比较充裕就先行抵达成都,一是体验一下成都的慢生活,最重要的是这次自驾所有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网上购买的,我需要提前接收快递。于是决定乘坐晚22:10从西安发往成都的火车K165前往。
终于抵达成都已经是中午2点多了,九月的成都空气里湿润中透着余热。拖着行李箱走出火车站才感觉到太阳隐藏在云层背后的闷热,好容易找到公车,吭哧吭哧的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挪进车里,直到坐上公车要买票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零钱,因为公车是自动售票的,不能找零,进退维谷之间,只好向坐在前排的一位大姐求助,我用微信转账换她的零钱,付清车费之后在我再三恳请下她还是拒绝了我的电子转账。谢谢陌生人给的温暖。
想起来多年以前同样是这座城市同样的场景坐公车,却差一点被一个小偷偷了手机。记得那天成都刚下过雨,也就是孤身一人的我准备搭车去乐山,同样也是大包小包,因为是临时决定的要去乐山便趁着公车来的空当预定乐山的房间,公车来了之后我把手机放在裤兜里了,上车的人群推推搡搡,还好当时我比较警觉,上车的时候总有人在贴我身后,手机被偷的一瞬间觉察到兜里突然变清了,然后就随手抓住了后面的人,因为是赶公车大家都上车,而只有被我抓住手腕的人是下车,刚开始小偷还在装无辜,当时也是人生地不熟,只能眼巴巴地向公车司机师傅求救,还好司机师傅吼了他几声,他也就乖乖把偷我的手机还我了,原来他趁着人多挤着上车的空档,偷了我的手机然后把手机藏在他的雨伞里。
这件事发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心有余悸,以至于对成都的印象一度降到了冰点。后来回顾整个事件发现自己也有做的欠妥的问题,比如手机应该随手拿着或者放到包里,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装在兜里。想清楚这点以后明白了偶然性的事件不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全部,有些问题还是需要自己在旅途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随身财物。
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6:45整理完毕,7点集合开始从成都出发前往新都桥,傍晚7点半左右抵达新都桥,入住民宿150元(费用)。因为开了一天的车,基本上没有拍什么风景,所以第三天早晨起的格外的早,想去新都桥拍点美景。
早上五点钟起床,因为要看贡嘎山的日出,门票是十元。山顶的风很大,需要穿羽绒服,期间因为途中走错路,耽误了一些时间,好在赶在七点之前爬到山顶了。可惜天公不作美,群山都被云雾缭绕看起来白茫茫一片,看没有机会拍到日出,也就死心了下山。
回去之后开始收拾行李,吃早餐。在去吃早餐的途中,因为不小心莫名奇妙的摔了一觉,两个膝盖有淤青,手机的内屏也被摔坏了。在新都桥吃过早餐之后,开车直奔子梅垭口,刚好赶上贡嘎山的日落,看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在贡嘎山顶,心里一半温暖一半苍凉。
上山的时候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头有一点点的疼,在子梅垭口拍照的时候心口就有点闷,晚上的时候因为睡在车里,一是睡得很不舒服,再有就是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断断续续的有头疼。
原计划是在子梅垭口等待日出,拍摄完日出以后再去高尔寺黑山城。和原计划有点出入的是子梅垭口是看贡嘎山日落的绝佳地点,却不是看日落的好地方,从黎明时分天空出现第一缕光线开始就在等待,随着太阳一点点的从橘黄色变成鱼肚白,开始明白过来自己选错了拍摄日出的地点。
早餐是在山顶解决的,煮了十个鸡蛋,每人两个。午餐是在路上煮了一些吃的,买的牛肉味道很大,喝了一点汤。今天早晨的时候高原反应好一些了,只在刚刚清醒过来的时候脑袋有一点点疼,吃过早餐开始下山以后就好了很多。下午的时候返回新都桥,补充了给养,然后出发去了高尔山黑石城。
一路上都很颠簸,好容易赶到黑石城却发现上山几乎没有路,问了好多人反复掉头好多次才发现要去黑石城首先要从公路转到土路上去,而去黑石城的土路入口处则有一条小小的溪流,但是土路和公路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我们租的车子因为低盘比较低很容易托底。好容易尝试把车开进去却发现山上根本没有路,环顾四周之后只能又悻悻的返回,在原来的地方车又开始打滑,一度曾经很担心是不是被困在黑石山脚下了,因为眼看着太阳的光线一点点的消失,车子还在水泥滩里打滑。好在司机驾驶经验很丰富,以前也自驾过很多次西藏云南等地,总算是在太阳最后一缕光线降落前把车子开上了公路。
多年以前,在间隔年途中偶遇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小哥哥,简单交流后得知他刚从稻城亚丁辗转而来松潘古城,在后来的交流过程中,小哥哥每次提起稻城亚丁眼神里都有微光在燃烧,看得出来小哥哥虽然已经离开稻城亚丁,但整个人的状态还定格在初见美景的那种狂喜之中。见过小哥哥对对稻城亚丁美景如痴如醉的沉迷之后,从此稻城亚丁就成为心口的朱砂痣,旅行清单中也多了一项:亲临稻城亚丁一睹她的“盛世容颜”。
后来因为种种条件限制,始终没有达成这个心愿,以至于每次听到有关稻城亚丁的话题心里也隐隐泛起涟漪——茫茫人海中和梦寐已久的一个人擦肩而过的遗憾萦绕在心头终于决定在换工作的间隙圆了这个心心念念的梦想。
直到抵达稻城才明白稻城是稻城,亚丁是亚丁,稻城亚丁是稻城亚丁。准确来说:稻城是甘孜州下属的一个县。亚丁是是距离稻城县城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村庄的名字,也是稻城亚丁景区内的一个旅游景点,归香格里拉镇(日瓦镇)管辖。至于人们常说的稻城亚丁严格地来说,应该叫亚丁景区。所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村——稻城亚丁景区。
因为要去亚丁景区,会先经过稻城县,从稻城县到亚丁风景区的路分成两段:第一段是稻城县到日瓦乡(香格里拉乡),距离 74.3 KM,开车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从稻城前往亚丁景区的途中可以看到稻城白塔,是稻城的地标性建筑,进入稻城县城就能看到这个景点。它也是康南地区唯一的白塔主题公园,在藏传佛教有着修德祈福的意义。稻城白塔是全天免费开放的,白天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藏民围着白塔转经,他们一边快走一边低声默念六字真言;晚上的白塔在灯光的映照下会别有一番景致。
从稻城县到亚丁风景区的第二段是从日瓦乡(香格里拉乡)到亚丁村,在进入亚丁村之前需要先抵达亚丁景区游客中心购买景区门票和电瓶车票,进入景区以后乘坐景区观光车约40分钟,抵达亚丁村。亚丁风景区每天7点到18点半开放,门票成人票为270元,优惠人群200元,里面包含观光车费120元(从景区门口到景点必须乘坐大巴)。门票的使用期有三天,但是假如出了景点大门住宿在镇上,再次进入景区需要报备,买票前提前告知售票员已经登记过了,再补交60元观光车费即可。
游览路线
(1)冲古草甸—冲古寺—珍珠海—仙乃日
这条线为较为轻松的一条旅行线路,适合第一天从稻城前往亚丁后出发,加上上下景点车程一共为5小时,可以在镇上吃过午饭后前往。
冲古草甸
冲古草甸是由草地、森林、小溪组成的天然盆景。
冲古寺
从冲古草甸沿指示牌走一段路就能到达冲古寺,该寺院已被严重破坏,目前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珍珠海
从冲古寺出发大约走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珍珠海,珍珠海湖面呈蓝绿色,秋天湖面倒映着周围的树木格外美丽这里是拍摄仙乃日倒影和日落的最佳地点。
仙乃日
仙乃日山上的雪都常年不化,与白云融合在一起,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2)洛绒牛场—央迈勇—牛奶海—五色海
这是亚丁景区最艰险的一条线,到五色海一共要翻过两座山,山路多为烂泥和碎石。从冲古草甸到洛绒牛场需乘坐电瓶车,票价为单程50元,往返80元。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海拔4150米,被三座神山环绕,是观看雪山的最佳地点。贡嘎河从草场穿梭,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美丽的画面。
央迈勇
央迈勇相对于仙乃日较为小巧,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柔和端庄。
牛奶海(12月到次年5月为结冰期)
牛奶海位于央迈勇脚下的山坳里,是一个面积状如水滴的古冰川湖。
五色海(12月到次年5月为结冰期)
到达牛奶海后再翻过一座山就可以到达五色海。五色海位于仙乃日和央迈勇之间,海拔4600米,湖面呈圆形。冰谷下伸至湖畔,呈现奇幻的色彩,是藏区著名的圣湖。
TIPS:
亚丁景区门票在网上预定或者现场购票皆可,旺季人多建议网上订票。
在稻城亚丁景区内徒步,因为身体还在适应高海拔低气压,每挪动一步都需要暗下决心:多走一步就和美景近一点,多走一步就和美景近一点,多走一步就和美景近一点······以至于从冲古寺到珍珠海的路途中,我的脑海里一直单曲循环这句话。也因为前行的速度实在是太慢,走三步歇两步的过程中,才有时间细细观察沿途的风景。
作为我国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稻城亚丁终年不化的雪山,奔涌不息的河流,隐秘山涧的瀑布,质朴深沉的古寺······无一不是如画般的仙境所在。稻城亚丁也因其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在稻城亚丁里,类似这样或灵动或巍峨的景点不计其数。然而要说到对稻城亚丁过往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的,则非散落在园区里的各种古树林木莫属了。
春生夏长,寒来暑往,扎根在稻城亚丁漫山遍野的林木,把时光一点点雕刻在自深深处:雨水丰沛岁月静好的年份,林木葱郁记录也舒展;少雨干旱的年份林木生长的慢,对应的记录也会局促紧张。
在稻城亚丁,很难不注意到那些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古树,它们沉默而安静,日复一日,阳光下生长,从一粒小小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月光下等待,从皑皑白雪等到春暖花开。
在稻城亚丁,经过岁月洗礼的古树大都外皮粗糙,被时光雕刻的褶皱里写满了稻城亚丁隐秘的历史。拍摄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时我偏爱用门快门,这样就可以在拍摄的间隙慢慢的看每一条褶皱,每棵树的纹路、肌理都各不相同,真切的记录着他们过往所有的经历。
我一边拍摄一边根据它的深浅来猜测雕刻故事,根据这周延伸的脉络来猜测故事的情节,我看树时,树也回看我。相视而坐忘,我无言只因无从开口,树沉默是欲诉还休的深沉,时光太古老,语言显得轻薄而微弱。
每拍一棵树,告别时都会在心里默念:谢谢你。这谢谢不是例行公事的寒暄告别,而是从内心深处涌出的敬畏,对岁月深处的时光显现的敬畏。
亚青之行彻底打消了我一心逃避,试图通过遁世隐修来获得内心安静的愿望。一是因为亲眼看到觉姆们艰苦生活的场景之后要出离的心已经打消了大半,再有就是因为日常生活的水土不服彻底打消了我出离逃避的心。
我们是从白玉出发前往亚青寺的,122公里的路程我们边走边玩一直从清晨走到了下午三点多,抵达亚青时已经是下午时分,浓烈的阳光也逐渐式微,寒意随着太阳缓慢的西移而逐渐增加,途中已经听说亚青的住处有限,只有一家比较好的宾馆,不过需要提前预定才能入住,不然有可能是要露宿街头的。看着缓慢减弱的光线,我们决定兵分两路,我和小猫负责找住处,森和艾米负责勘查摄影路线。
在亚青来来往往的觉姆和喇嘛很多,移动的绛红色长裙随处可见,初来乍到我和小猫决定找长期居住在当地的觉姆们打听一下哪里还有住处,可惜的是刚开始遇到的好多个觉姆都不会讲汉语,听到我们噼里啪啦讲了一通之后她们礼貌而尴尬的微笑摇头。我们几乎有点失去信心了,好在有喇嘛路过,听到我们问路,用不熟练的汉语指点我们哪里还能找到住处。
亚青寺在章台大草原中间,寺庙坐落在海拔四千米左右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亚青寺以曲水河为界分为扎巴(出家男众)和觉姆两区,在寺里修行的的觉姆大都生活在觉姆岛。这个岛是由绕经曲水河围成的一个小岛,本区面积约0.15平方公里,三面环水,聚集了上万名觉姆居住在此。因为此岛是世界最大的觉姆区而被称为觉姆岛,出入觉姆们所住的“小岛”主要有两座桥,一座连接大经堂,一座连接修行山。每次听完讲课后,觉姆们只能浩浩荡荡地从其中的一座小桥回到岛上。 觉姆岛上的这个主干道,男性是不可以进入的,男游客可以在觉姆岛的外围溜达,所以男同志们请注意了如果擅闯觉姆岛是会被觉姆们请出来的。
岛外是扎巴(男僧)区。允许在觉姆区生活的男性只有未成年的男孩子,他们都是跟随姐姐或者其他女性亲戚来此出家。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众女性的关怀下,比在其他寺院的小僧人要多一份温暖。
我们住的地方是在觉姆岛的外围,这段时间整个觉姆岛到处都在施工,再加上原本的土路,每每有车经过或者大风吹过的时候,飞扬的尘土呛得人简直睁不开眼睛。好容易绕过正在施工的地方透过飞扬的尘土才看到水泥斑斑的墙上写了:住宿。
我们都如获至宝,打听了好几家条件稍微好点的都已经客满了,看着逐渐暗淡的天色我们也没时间犹豫了,就随意找了一家住宿。这里的住宿条件都很简陋,房间里只有睡觉的床,厕所都在房间外面,不仅男女共用,而且露天。因为寺院统一管理每张床铺25-35元不等,具体看房间里有几张床,床少的贵一点,床多的便宜一点。
安顿好行李之后我们就出发去修行山看日落了,因为在山上视角很开阔,可以俯瞰整个“觉姆城”全貌。虽然修行山不高,但因为亚青寺所在地本身的海拔很高,往山上走的时候还是有点吃力,再加上我背着相机带了三脚架,走三步歇两步才慢慢的挪腾到山顶。
走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发现有好多老法师早早的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支好相机守候在那里等待日落了。在山顶可以清楚地看到觉姆(出家女众,藏语女尊者)的居住地被区分为三个洲:乐空双运洲、普贤大乐洲及二谛双运洲。扎巴(出家男众)的居住地被区分为五个洲:法性光明洲、轮涅法性洲、普贤静虑洲、大乐解脱道洲、明体自解脱洲。
傍晚的日落因为亚青多变的天气而愁云惨淡,凌冽的寒风吹得人意兴阑珊,远处的野狗狂吠,只好收拾东西打道回府。在此不得不吐槽一下修行山上新建的大佛像,不知道是谁做的灯光效果,白天看起来金光灿灿的大佛像在入夜以后居然有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灯光交替,看起来十分诡异,同样灯光效果的还有山下的一座飞檐亭子,真真的是亮瞎眼。
和衣而睡,第二天五点多就起床准备看日出了,我以为我们已经很早了,没想到老法师果然厉害,我们到的时候他们早已摆开了阵势,三脚架早已支好,相机也早已开始咔咔的拍照了。
清晨中的亚青静谧而深沉,除了偶尔有鸡鸣声从觉姆岛悠悠的传来,就只有修行山上的相机咔嚓声惊扰了睡梦中的亚青,星星点点的灯光散落在觉姆岛各处,那是早起觉姆伴着一豆灯光开始一天的修行。
随着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鸡鸣声此起彼伏的响起,不时有狗加入大合唱,远山腰间的云雾像一条白色的丝带,飘荡在亚青觉姆岛的上空,蔚为壮观。东方既白之后,鸟儿们欢快的歌声惊醒了觉姆岛的睡梦人。随着光线不断明亮起来,云层渐染橙黄,天空的颜色也丰富起来,从太阳中心的橘黄色、淡黄色、浅蓝色、鱼肚白一次铺展扩散开来,修行山上的游人也与时俱增,曲水河边的马路上车流不息,觉姆岛上的觉姆开始三三两两的结伴前往亚青寺上课。
据记载,亚青寺是蒋阳龙多加参尊者(喇嘛阿秋仁波切)在公元1985年建立的,主传宁玛巴龙钦、龙萨两种传承的大圆满实修教法(耳传窍诀) —— 极密心滴部之彻却、脱嘎 ,修行中严格要求弟子闭关实修。
早上8点,亚青寺内的觉姆以及其他朝圣者已经开始在寺内一座巨大的嘛呢石经墙处转经。转经是她们的日常活动,这处嘛呢石经墙,伴随着寺庙的建立,在短短数十年内一点点由刻着经文的石板堆积而成。亚青寺现常住有两万余僧尼,以觉姆(藏语女尊者以称呼尼姑)为主,是与色达佛学院是齐名的大型修学地,(色达以喇嘛为主)是藏区很有影响的大寺庙。
看完日出以后因为有点累我就在转经的地方休憩。也许是我呆的太久,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喇嘛转了一圈之后依着我坐下来,也许时间太早她还没有吃早餐,此时她才有时间安静的坐下来吃手中的一块油饼。看着我不停的摆弄手中的手机(其实在悄悄的拍照)她好奇的凑过脸来想要知道我在玩儿什么。
刚开始我是有点心虚的,因为毕竟不是光明正大的拍照,刚好当时是用相机拍,手机只是当做掩护来玩儿的,所以也没有当时情景下的照片,看她对手机很好奇,就邀请她一起玩手机了。在我们一起看手机里的照片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我们只能以单词来传达彼此的意思。在我们一起观看之前拍的照片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没有了爸爸妈妈,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了亚青,这里有哥哥姐姐。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表情很平静,似乎也没有觉得告诉一个陌生人这些隐私有什么不妥。而在我听来却暗自惊诧,但也并未表现出来,随即我便教她拍照,这一张是她自己自拍的照片,拍完以后有些羞赧的笑了。
我们一起坐着看了一会儿转经的人群,她说了一长串的藏语,她说藏语样子很开心,可惜我听不懂,而我一说10字以上的长句在她听来也很茫然,于是我们很默契的使用词汇和短句,后来她索性拉我去她住的地方,路上还遇到她的老师,看到老师的那一刻她有些胆怯的往我身后躲,等老师走过以后她一边用小手拍着胸口一边笑道:老师~怕怕的~。但随即又恢复了小孩子的天真活泼。
等我们到达她住的地方以后,才发现原来她住的地方是我们昨天看的第一家住宿的地方,后来因为客满我们才去了其他的地方。期间也试图想要留下她的联系方式,但无奈语言不通,她还比较小不会写字,也有问过她住的地方的人,但都没有消息。与她我所知道的只是她住宿的地方和她的名字。关键是她的名字也只是我通过听她讲音译过来的,我试图在纸上写出她的名字,她看我写的汉字一边笑一边摇头。“不会写”。而我说的还不标准。后来告别的时候有些不舍,很感谢小妹妹的信任和善良。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