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山的那天,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似乎老天也知道我们要去拜谒先烈英灵。
老山位于中国西南云南省南部的中越边境,从古至今,这里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向北可通视我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向南可俯瞰越南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会27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我国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监视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诸要点,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中越双方对这个地方都极为重视。
虽然老山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在1979年以前,老山并不出名;在1979年以后,老山成了一代人心中痛,也成了后人瞻仰的圣地。
因为1979-1989年十年间,中越战争把这里原本的高山密林变成了草木皆兵的死亡之地。地雷、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多道铁丝网、陷阱和防步兵壕等战备阵地,让曾经安静的老山,变得伤痕累累、战火连天。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到达老山以后,雨依旧没有止息的意思,老山上云雾缭绕,看不清远方,只有靠近了,才能看清眼前的景象。
进入老山之前,要先经过一个关卡,会有武警值守,且门口不能拍照,登记过身份证和车牌号,武警会放行。进入关卡以后,还要开车十多分钟才能到老山主峰。在主峰下有停车场,会有武警指示停车方位,同时登记车牌号和叮嘱哪些地方不能拍照。
在主峰下的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塑像,它的原型人物叫张大权,是为收复和守卫老山而伤亡的近3000名中国军人中的一员。
在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主峰的激烈的争夺战中,某部副连长张大权在战斗中三次负伤,“肠子都被打出来了,他盘起肠子仍然坚持战斗”。靠着“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不可摧毁的阵地”的信念,经过多次反复,解放军终于占领了老山主峰,但张大权却永远倒在了老山上。
1984年后每一年的4月28号,对于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来说,这一天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且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有收复失地后的胜利和喜悦、荣誉和掌声;但这一天,更多的是惨烈战争后的悲痛和哀伤、失去和别离。因为在争夺老山的拉锯战中,很多18、19、20多岁的战士,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老山,长眠于祖国南疆的红土地上。
细雨中,在老山上走得很慢,也许是雨天路太湿滑,也许是曾经的历史遗迹让人感触良多,看着残留的猫耳洞、射击口、瞭望哨……想象着他们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曾经为了信仰奋不顾身,曾经为了保卫家园舍生取义……
如今这盛世,是他们牺牲所换;愿这盛世,如他们曾经所愿;愿这盛世,不忘他们所为。
【我是夏梦,用历史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发现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