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曾有一百单八县,今十二县未在其列,有你家乡吗?

2020-04-19   沧海桑田史海沉钩

山东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春秋战国为东方大国齐、鲁之地,秦时就广设郡县,此后历代也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均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孕育了孔子、孙子、孟子、诸葛亮、王羲之、戚继光等名人先贤,境内名城、古县也众多。

山东最早为地理名词,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东地区,金时设山东东、西路始成为政区名称,明初朱元璋正式建山东省。山东省域秦代时就为郡、县密集之地,经过历代发展,到清朝时曾有“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之说,但这实际上仅为一个概称,山东从未同时有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

明朝时山东有济南、东昌、兖州、青州、莱州、登州六府,府辖州共十五个,全省89县,此外辽东半岛的两个州也由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到清朝时,曹州、沂州、武定州、泰安州四个府辖州升为了府,济宁州、临清州、胶州升为了直隶州,到清末山东共有十个府,三个直隶州,八个散州,九十六县,有十府,但无九州、一百单八县。此后,由于民国初废府、州,山东也再无“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的机会。

1913年,北洋政府以道取代府、州,由道辖县,府、州均废,其中州废为县,山东三直隶州、八散州均改为县,分别为临清县、济宁县、胶县、德县、滨县、高唐县、东平县、濮县、莒县、宁海县及平度县,山东分为四道一百单七县。道在清朝时为监察区,但实际也有一定的行政区职能,因此也有人认为清朝为省、道、府、县四级制,北洋政府时期道正式成为二级行政区。

山东四道一百单七县格局维持到1925年,此时为张宗昌都鲁,他改四道为十一道为十一道一百零七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废除道制,由省直接领县。1928年山东由国民政府统治后107县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直接领导。

1931年,濮县黄河以东部分分设鄄城县,鄄城县明朝之前为濮州附郭县,明洪武二年省县入濮州,此时濮州治所为今鄄城县,到明景泰三年(1452年)因黄河水患迁治所到河西部分的王村(今河南范县濮城)。1936年,鄄城县再次并入濮县。“濮鄄分设”后,山东由一百单七县变为一百单八县,但仅维持五年时间。

此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山东政区、建制开始变得混乱,到新中国成立后也再未同时有这一百单八县。现在,山东省共有十六地市,县级行政区有137个,其中57个市辖区,县(含县级市)80个,这其中东明县、宁津县、庆云县三县清、民国时为河北(直隶)所辖,梁山县、微山县、长岛县、莱西县、沂南县、沂源县、五莲县、兰陵县这八个县也为新设县,高青县为青城、高苑两县合设,此十二县并未在原“一百单八县”之列。

总之,由于划出、撤销、改区等多种原因,原“一百单八县”现仅六十八县仍为山东省辖县(县级市),而今十二县为在其列,其中有你家乡吗?

注:由于县太多,沿革复杂,如有错漏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