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儿子的教育来说,我们算不上是“虎爸”“虎妈”。
但总的来说,我们对他从小的要求也算是比较严格的。
我们没有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但从自己多年的求学经历,也可以得出一个朴素的结论: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你的学习成绩好坏,和你未来的社会阶层以及生活状态呈正相关。
虽然谈不上一一对应,但大抵如此。
比如我的中学同学,考上重点大学的,一般都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考上普通大学或专科的,一般都在三四线城市或县城,没有考上大学的,一般都还在农村或打工或做小生意。
大学同学里面,凡是考上了研究生的,大多在大学里任教,一般都成了硕导博导,直接选择就业的,现在基本上都是中学老师。
虽然职业无贵贱,但总的说来大家的生活档次还是有区别的。
02
所以,我们对儿子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让他努力学习,尽量考上一所好大学。
虽然没有给他花钱报过什么课外辅导班,但我们对他的学业非常重视,从小学到初中,在班里都是第一名。
上高中的时候,又特意把他送到了那所全国著名的中学,受了三年艰苦的磨难。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介绍过,当时最心酸的,是每次回家周去看儿子,帮他搓澡时,根根肋骨清晰可见,学习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除了文化课的学习,我们也尽量发现和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可以说,琴棋书画都让他有所接触。
小孩子爱玩,当然不愿意去兴趣班,免不了又哭又闹,但我们都让他坚持了下来。
当然,大多数内容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忘记了,但儿子字写得不错,会弹琴,能作曲,作为一名工科生来讲,也算是丰富了他的生活。
虽然儿子先天素质有限,称不上多么优秀,但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985院校,读了研,如果一切顺利,在大城市里立足没有太大问题。
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儿子现在也非常理解。
03
你越优秀,这个世界对你越友好;你越普通,这个世界对你越残酷。
这是规律。
最近在看电视剧《心居》,在剧中,顾清俞和顾磊是一对龙凤胎。
按理说,他们生在同样的家庭,具有同样的环境,成长的轨迹也应该差不太多。
但他们作为中学教师的父亲,却对姐姐顾清俞管教严格,对儿子顾磊从小就有些娇惯。
父母当然哪个孩子都爱,但显然爱的方式有所不同,而由此带来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严管之下的姐姐成为了外企的高管,是整个家庭里面最牛的,住着上千万的大房子,父亲有事也会找她商量,成了家庭的主心骨。
而顾磊则不求上进,在姐姐的关照下找了个普通的工作,挣钱不多,养家都有些困难,天天被老婆逼着考财会证,想让他多挣点钱。
顾父和顾清俞打圆场,说不要急,慢慢来,马上引来了顾磊老婆冯晓琴的反驳:
“我没有你们心态好,你们一个个‘慢慢来,不着急’,我不行,我急啊,我现在不盯紧他,将来陪他喝西北风的不是你们,是我!”
冯晓琴的话,让所有人无言以对。
她说得有道理。
人到中年不争气,难怪被人说。
说实话,小时候过惯了好日子的顾磊,长大后一无是处,真的活得没有什么尊严。
04
有时候,人生无非是一道选择题:
是自己在孩子小时候对他狠一点,还是等孩子长大了由别人对他狠。
小时候让孩子多努力,只是狠一阵子;长大了处处不如人,那可能是影响一辈子。
有句话说得好,社会不是你家,别人不是你妈,没有人会惯着你。
与其将来让别人对孩子狠,不如在孩子小时候自己对他狠一点。
有一位母亲介绍自己的育儿故事说,闺女小时候琴棋书画培养了一遍,结果全部没有坚持下来。
长大了闺女埋怨妈妈说,为什幺小时候不让自己学琴。
妈妈说:“我让你学了啊!是你没有坚持下来。”
女儿回答:“你为啥不打我啊!让我坚持!”
是的,有些事孩子小不懂,但大人应该懂。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