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叱咤风云的大英帝国,如今仍是一个老牌经济强国

2019-08-04     后宫地图三千

英国在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两大助力的推动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于16世纪至19世纪近300年间叱咤风云。如今“日不落帝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但我们仍能够透过英国社会的种种文化现象,看到那个曾经骄傲无比的国度的昔日雄风。

四大民族

英国的四大民族分别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主要由古代的皮克特人和斯科特人两个民族结合而成,并吸收了不列吞人和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血统。皮克特人属于凯尔特人之一部,罗马人未能征服他们,并且,当罗马人统治不列颠时,他们还经常侵扰罗马的不列颠行省,罗马人在拉丁语文献中称他们为“喀里多尼亚人”,这是苏格兰的另一个称呼。

苏格兰人长久以来与英格兰人共同生活在不列颠岛上,从语言到文化都已与英格兰人大体一致。从外表上看,苏格兰人最大的特征是男人穿裙子,而且总是穿方格子花纹的裙子。

威尔士人在四大种族中人数最少,总共不到100万。威尔士人的祖先很早以前就住在现在的威尔士,那时他们叫金姆里人,后来与不列吞人融合而形成了威尔士人。威尔土人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并且总喜欢自命为“与英格兰人不同的威尔士人”。

爱尔兰人常自称“盖尔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属于凯尔特人中的盖尔人,后来掺入了伊比利亚人、诺曼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等的血统而成为爱尔兰人。

这四个英国的主要民族发展到今天,除爱尔兰人外,其余三个民族彼此之间的差别已经很小了,不过他们每一个都顽强地维持着自己民族的某些特性并以之自豪。在英国的人口中,英格兰人占绝大部分,约80%。其次分别是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其余还有一些外来移民,如非洲黑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等,当然也有些华人。

现在英国的总人口约6000万,90%以上生活在城市里,广大农村则地广人稀。

英国的主要语言当然是英语。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真正的“世界语”。如果说有任何一种语言基本上能在全世界通行,那就是英语了。英语不但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由英国人建立起来的前殖民地国家的国语,也是世界上其他些重要国家,例如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官方语或全国通用语。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将英语视为第一外语,这正是英语能通行全球的原因。

就语言人口而言,将英国作为国语的人口大约有3亿多,作为官方语言的也是这个数字,而把英语当全国通用语的,仅印度就超过10亿。

老牌经济强国

英国向来是最老牌的经济强国,工业革命就是从它这里开始的。但现在的英国经济地位已经被日本、德国、法国先后赶超过去,有渐趋没落之势。英国虽然今不如昔,但仍然是世界七大经济强国之大致位居第五。

英国的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并且是一种公、私混合型经济,因为英国很多经济部门为国家所控制,像煤炭、航天、军事、钢铁等工业都部分或全部地在国家的控制之下。

我们先来看看英国的农业。现在英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为基础,只有少数农户雇用全日制农工。英国政府对农业一直实行补贴政策,国家每年都给农民大量财政补贴。但英国农业产值在国内总产值中仅占2%,也只占用相同比例的劳动力,且产值中的绝大部分来自畜牧业。从这就可以看出农业在英国经济中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因此英国有时被称为“过度工业化”国家。

英国的工业一向发达,现在虽然有些没落,但在几个领域内还是相当先进的。首先是发展迅速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英国以前是贫油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60年代时来运转,在北海发现了大油田,从此成为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亿吨,石油也带动了英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发展,它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第六大化学公司。

英国第二个特色工业是航空与航天工业。我们都听说过空中客车公司,这个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公司就是由英法等国合资建立的,著名的协和式飞机和空中客车都是它的产品。此外,英国的军用飞机制造业也很有名,例如它生产的装在航空母舰上的垂直起降战机“鹞式”就很厉害,是全世界第一代能垂直起降的战机。

英国主要的工业中心有三个:一是以伦敦为中心的最大工业区;其次是以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区;第三个则是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和爱丁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也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

发达的交通

英国的交通十分发达。作为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英国建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到1875年时已经长达2.5万千米。到现在,经过百余年建设,英国的铁路网之密简直吓人。只是物极必反,现在英国许多铁路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既没人坐,也没货物可运,成年累月地在路基上空趴着。

英国有发达的航空工业。英国航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它的国际航班年载客量常居世界第一,航线之长也可称世界之最,最大的机场是伦敦的希思罗机场,作为世界上最忙的空港,每3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

不过在英国交通中占最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公路。一是因为它方便,用不着专门跑去等火车飞机;二是几乎家家有小车。现在英国的公路长约40万千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速公路。

对于英国而言,海运也至关重要。我们知道,英国是岛国,本国每年都要输出和输入巨额商品,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只能通过大海运输英国的商船队历来有名,它们组成了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有许多大海港,如伦敦、利物浦、朴斯茅斯、多佛,等等,都是一流的好港口。

对于英国的交通线,有个地方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最宽处180千米,最狭处34千米。海底隧道由英、法两国共同开发,由三条隧道组成,两条直径近8米的火车隧道和一条直径近5米的服务隧道,全长53千米,其中有38千米在海底40米深的岩层中穿过。1994年5月正式通车,每年可通过约3000万名旅客,1500万吨货物。隧道中使用高速电气火车,不但人,轿车、卡车等都可由列车运送过海。从伦敦到巴黎全程约400千米,坐高速火车加上等待摆渡的时间要花费5个多小时,飞机也要4个小时,火车通过隧道全程则只需2个小时。

有君主的民主国家

英国政治制度有三个特点:君主立宪、两党制、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是英国政治制度一个鲜明的特色,君主是国家元首,但权力有英限,必须依照宪法统治国家。

现在的君主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名义上,英国政府的一切都是用她的名义进行的:政府是女王的政府,军队是女王的军队,所有大臣都是女王陛下的忠仆,一切公务信函上都印有“为女王陛下效劳”字样,连国会反对党都是“女王陛下的反对党”,邮票和钞票更是无一例外地印有女王的肖像。各种迹象看去令人觉得英国什么都是女王在做主,国家与政府的一切都是在为女王,而非为人民效劳。事实上当然不是这么回事,女王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基本上是一个虚位的元首,实际权利属于国会与首相。

英国的另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两党制,多党制在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是西方民主制的象征。现在英国主要是两大党轮流执政:一个是保守党,另一个是工党,选民通常是看这个党不行,就投另一个党,基本上没有第三党的余地。至于三权分立,在任何西方国家也是样的,就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英国的宪法相当特别,它并没有一部正式制定的成文宪法用以规范国家的根本大计,而是所谓的不成文法,即没有明白的文字表述的宪法,而是一些议会制定的法律、法院的判例或者纯粹的传统与习惯,等等,甚至就是这些也并没有明白地颁布过,因此英国的宪法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这与一般国家颇为不同。

在英国占有最高权力的是议会。英国的议会又分上院与下院,上院即贵族院,由英国的终身贵族和世袭贵族组成,终身贵族一辈子都是上议员,世袭贵族的议员资格则是把议员资格像家产般代代相传,不过现在这种世袭的议员已经被取消了。

贵族院的议员资格并不是选举而来的,这在民主制的西方国家显得很异类。但这是英国古老的传统之一,因此英国人并没有采取废除上议院或者干脆也将之进行民主选举这类极端措施,而是逐步剥夺其权力。现在的上议院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了。它唯一的任务似乎是审议下议院通过了的法律,并且只是走过场式的审议。不能否决,顶多只能将法律的实施延宕一年。

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下院具有无上的权力,由于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因此下院通过的法律就等同于宪法,这更显示了下院的权力之重。下院又称平民院,共有议员650名,由全国选民直接选出,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下院的主要职责是立法,法案通常由下院议员提出,只要在下院获得通过就成为法律。

英国的议会虽然有限期,但极少是满期后才进行新选举的,这是因为首相有权力随时宣布大选。这样往往是,首相一看自己形势不错,选民支持率高,就会立马宣布举行新大选,好胜利后又开始新的五年任期。首相是英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他是行政首脑,掌管国家从内政到外交的一切事务,又是军队的实际统帅,相当于别国的总统与总理权力之和。首相并不经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下院选举产生,一般情形之下是哪个党能在下议院占有多数席位,就由这个党的领袖出任首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8-emwBvvf6VcSZAm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