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远古传下的习惯
新疆人对于灶具及炊具的使用
远没有对“碳火”那么热衷
只要有火,就有美食
那些火辣的味道
造就了新疆人炙热味蕾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
古代称为"胡饼"、"炉饼"
它是新疆各民族兄弟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你们知道最为人称道的馕是什么吗
“牛粪烤馕”
牛粪烤馕又叫塔巴馕,是一种类似于面饼的主食。
最早起源于草原民族哈萨克人
— What? —
听上去有些许不雅,但味道却诱人之极
牛粪馕
外表焦黄,里白嫩滑,香酥可口
全称“牛粪烤馕”,它是生活在新疆一些地方的人们以牛粪作燃料烤制出的馕。相比较而言的还有杏子馕、桑葚馕、柴火馕等,它们都是以某些燃材料命名的馕。
牛粪烤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干燥的气候,以牛粪为燃料慢火烘烤,再添加牛奶、鸡蛋、酥油、盐等调味,吃起来香酥可口,是哈萨克族喜爱的面食之一。
牛粪是新疆生活在草原或高原地带的一些牧民常用来生火做饭的原料之一,我们新疆的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斯坦、柯尔克孜等民族均有以牛粪为燃料做饭菜的习俗,它与内蒙、西藏、甘肃等一些地方的习俗一样,都有上千年的历史。
牛粪的用途比较广泛,农耕地区的民族多用来施肥,草原游牧民族多用来生火取暖、做饭,垒羊圈等,现在内地一些地方还有用它来发电的。
随着多年来民生经济的发展,新疆许多地方的牧民早已定居,生火做饭也渐渐不再使用牛粪。但在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上,个别交通运输极为不便的地方,那里的一些人们还依旧保持着牛粪烤馕的风俗。
一块毡房又搭不起房子,一块牛粪烧不开一壶茶
妇女们把捡来的牛粪晒干,点燃并烧成灰,用一个生铁盒子把面团装起来,埋在滚烫的牛粪灰中,把握好时间,就会烤出香喷喷的饼。
做牛粪馕前,先在地上挖个小坑,放进一些晒干的牛粪或羊粪点燃,使用时两个锅要扣起来,把和好的面压在塔巴里,再倒扣一个同样大小的塔巴。
“塔巴”,是一种上下合缝的小型平底锅,是哈萨克牧民用来烤饼的专用锅,没有锅把子,用铝或铁铸成。这种锅虽然是平底,但锅沿较深,锅底和锅沿都较厚。
塔巴锅上下严丝合缝后,盖上点燃的干牛粪,使饼受热均匀,大约20分钟,外脆内软,饼香诱人的塔巴馕便出锅了。由于锅沿深,烤出来的饼很厚,外面焦黄,中间松软,味道很香。
当然,烤制塔巴馕时面团也很关键。和面时面团当中添加适量煮肉时撇出的动物油或酥油,以及食盐,牛奶多的季节用牛奶和面等,目的就是为了让烤制出来的塔巴馕松软、可口,饼香诱人。
牛粪烤馕大多都是现场制作
(上图为一位妇女用工具夹出刚烤制完成的馕饼)
其实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使用电或煤炭作燃料在馕坑中烤制出来的馕。以牛粪作燃料烤制这种烤馕的方式已经很少用了。或许在我们不经意的数年间,牛粪烤馕的手工技艺就会悄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香喷喷的牛粪烤馕
新出炉的牛粪馕
滚烫而完美
大地与阳光的飘香
它就如同我们大美新疆人
朴素、简单、还有点执着
拒绝毫无意义的缀饰和奢华
东北人是
“宁愿不吃饭,照样吃大葱”
而我们新疆人是
“宁愿不吃饭,也要吃口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