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夫妇捡到日本弃婴,含辛茹苦抚养他40年,如今他是怎么报恩的

2023-02-16   羲和奇谈

原标题:东北夫妇捡到日本弃婴,含辛茹苦抚养他40年,如今他是怎么报恩的

在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一书中出现过名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意思就是不同族的人必是不同心。回顾中国的历史这句名言似乎确有道理,唐玄宗重用西域胡人安禄山,后来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导致唐朝大乱;宋朝年年向金人进贡结果金人最后还是打入汴京造成了靖康之耻。

也有很多人对这样的想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人本性都是善良的,从小养一只狼它也会与人类亲热,人难道会比狼还狠吗?东北夫妇赵凤祥以及李秀荣收养了一个日本弃婴并取名为赵连栋,养了将近四十年之后赵连栋回到了日本寻找亲身父母,让我们来看看赵连栋是怎么样报答赵凤祥以及李秀荣的吧。

1945年的11月,日本已经投降了两个月,但是日本掀起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并未消散,全国很多地方的百姓因为战乱都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在一个夜晚,赵凤祥在街边拾荒,看路上有没有被丢弃的衣物或者食物,突然他发现在一个角落有一个蜷缩着的小男孩。

当时有很多家庭因为贫穷会将孩子遗弃,可是善良的赵凤祥并不忍心看到这么小的小孩冻死街头,他决定将这个小孩带回家中抚养。在推车上这个小男孩惊醒,直接就对着赵凤祥说日语。当时民众是非常憎恨日本人的,但是赵凤祥认为不能将战争归罪于孩子上,依旧将他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李秀荣认为家庭没有足够的能力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夫妻两人还有一个女儿),极力反对赵凤祥收养这个日本小孩。赵凤祥做了许久思想工作之后李秀荣才同意丈夫的请求。之后夫妇二人为他取名为赵连栋并且开始叫他中文,三个月之后赵连栋已经能够进行简短的交流,赵连栋说他应该是五到六岁,他的父亲是一位军官,在日本撤离东北的时候与父亲走散。

赵凤祥和李秀荣对赵连栋视若己出,但是他们也知道当时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恶,所以一直将赵连栋当成中国小孩培养。但是赵连栋还是有很多日本人特有的习惯,最后还是被村民发现。因为此时赵凤祥一家受到了村民的指责,不得不回到了河北老家,到了河北之后他们全家也因为赵连栋的存在备受白眼。

赵凤祥李秀荣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孩子养大,两个孩子长大后也开始在外工作报答父母,可惜赵凤祥没过多久好日子,1970年时就因病去世了,赵连栋和妹妹赵连琴就一直照顾着母亲。1990年之后赵连栋突然提出了想回日本寻找亲人的想法,1992年便去了日本。

两年之后赵连栋回到了国内,他表示并没有找到家人,他决定再次前往。这次赵连栋带着他的妻儿一起回到了日本,走时还跟李秀荣赵连琴保证会给她们一人发一个房子,可是这次走后赵连栋就再也没有消息。

现在李秀荣已经相当高龄了,她依旧挂念着养子,她害怕赵连栋在外面出现了意外,整日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