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错一人,灭了皇族,唐昭宗的误判,最终毁了大唐最后一丝元气

2023-11-23     古今记实1

原标题:信错一人,灭了皇族,唐昭宗的误判,最终毁了大唐最后一丝元气

大唐王朝历来被世人看做传奇所在,这个在历史上纵横驰骋了近三百年的时代,涌现出不少颇有经纬之才的帝王将相。然而山峦尚有低谷处,即便是这样曾盛极一时的王朝,也免不了终有一天归于沉寂。

大唐王朝到了末期,已难逃盛极必衰的国运。一来是前人埋下的祸根,二来是当时统治者同前人相比显然已是天壤之别,所以终究摇摇欲坠。

然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将这“半掉不掉”的稻草彻底摧毁,灭掉了大唐王朝最后一丝希望,他杀十一王、甚至“团灭”御林军,这个人就是韩建。

“乱臣贼子”的事出有因

韩建出生在低级官员之家,早年在击退黄巢起义军的过程里,曾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被唐僖宗封为使节,出任的过程里也把管辖之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此后发生了一系列乱象,军阀混战的局面让当时的朝廷感到措手不及。此时的韩建也表现出了勇敢过人,在此期间杀杨复恭、押送杨守亮等人。这样的功勋显然得到了当时在位的唐昭宗的认可,以至于韩建一度被封为太尉。

然而在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里,韩建却对朝廷生出了不满。事情的起因是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去世,令谁继任成了问题所在。李克用和韩建、李茂贞等三人意见不和,而最终朝廷则听取了李克用的建议,并且韩建渴望得到军队的愿景也被无情拒绝。

这样的争端可谓是“导火索”,此后,韩建和朝廷及李克用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皇帝和李克用的“步步紧逼”,让韩建对朝廷的态度逐渐变得“轻慢”。

“奸臣”的“如意算盘”

皇帝和朝中众人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对于韩建和李茂贞等人的态度,他们也了然于胸。于是昭宗加紧增添兵马、召集诸王来稍微缓解来自于他们二人的压迫力。这样的举动更加引起了李茂贞的不满,并决定进军长安。

昭宗一看这样的架势,慌了。于是乎匆匆忙忙请求李克用支援,无果。无奈之下只好率领百官以及诸王抓紧逃离。而此时的韩建看到这样的情况,当然不会选择就此姑息,他决定采取措施,趁机“挟持”皇帝。

不过韩建明白,自己仅凭一张嘴,是无法让昭宗回心转意的。那该如何解决呢?韩建想到一个万全之策,用“苦肉计”。那边,昭宗已经率领众人离开京城,欲听从建议投奔河东。然而韩建却在此刻“悄然而至”,让儿子奉表,请求昭宗到华州。

昭宗自然不会一口答应。只说让韩建担任京畿都指挥、安抚制置及开通四面道路、催促诸道纲运等使。但韩建哪肯善罢甘休,他见昭宗仍在固执己见,就持续奏表。昭宗不忍坐视不理,于是停下来召见韩建。

这下韩建仿佛一把抓住了良好时机。他在此刻也顾不得面子功夫了,直接对着昭宗叩头请罪,言辞激烈处,声泪俱下。

除了动作,他还说了一番让人听起来无比感动的“忠言”,大抵就是说,李茂贞不过是乱臣贼子的其中之一,陛下如今若是选择远离,保不准还有没有平安归来的机会。

他韩建思及此,不觉间伤感落泪。所以借这个机会,希望陛下可以留在我悉心为您准备好的去处——华州。这地方尽管看似微不足道,但绝对能够保全众人。

听闻韩建这番“忠心耿耿”的发言,昭宗着实是感动不已。况且韩建也承诺让自己在华州休养生息,而他负责修复长安城。

这样的“忠心”实在让人为之动容。被说服了的昭宗安心了下来,并且给予韩建诸多官位。后来李茂贞形势告急,韩建甚至还秘密劝说他上表请罪,这样的行为实在可谓是“里应外合”了。

就这样,韩建把昭宗牢牢地“攥在手心”里。后来因为昭宗一心想要回朝,也与韩建发生了不少矛盾。而此时的韩建,默默在心里把昭宗的军队及诸王视作“眼中钉”,盘算着如何解决这样的“祸端”。

他一步步往前走,不仅让昭宗立德王为太子,还默默处理好与王侯的关系,而且又以一些罪名来处置御林军。昭宗被这“一片忠心”所打动,韩建一度成为郡王。

此后韩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不断处理昭宗的左膀右臂,甚至在最后将十一王通通抓起来,赶尽杀绝。除了“团灭”十一王,韩建还灭掉昭宗的若干御林军。大唐的最后一丝希望,仿佛也在这一刻彻底地被摧毁在韩建的手中。

彼时的大唐王朝虽然摇摇欲坠,但韩建的所作所为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单从他大胆挟持昭宗,并且毫不留情地处理掉昭宗的左右羽翼来看,他的举动就是“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来昭宗回朝,被他人废黜且幽禁,此时的韩建却选择坐视不理。直至朱全忠上台,把矛头指向了韩建,而韩建将全部责任推卸给别人,自己却从中全身而退,并且被朱全忠赐予了官位。

机关算尽,未逃凄凉结局

至此,韩建的种种事迹仿佛已经交代完毕,但其实韩建真正的结局并不好。朱全忠代唐称帝,却不曾想后来被其子所弑,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乱象。然而处于这场乱象之中的韩建却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没有做好防备。最后,张厚发动兵变,杀死韩建,韩建的一生,终于在这一刻留下了帷幕。

总结

韩建的一生可以说是矛盾重重的。总的来说,他是有才华和勇毅在身上的,比如治理华州井井有条、重修长安也留下佳话。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的心里从一开始就缺少对于前景的准确擘画,也没有坚定的人生信条。

所以可以看到,他一开始也为朝廷效力,但最后却选择“无情背叛”,最终而做了这“一代奸臣”。

杀十一王,灭御林军,作为摧毁大唐王朝最后一丝希望“奸臣”,韩建心思缜密又机关算尽。有勇有谋,然而这勇毅和计谋,终归是用得不算光明磊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67893d42b06b003c91c7c30a5ebdc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