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当李信从嬴政的手中接过虎符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一次他的命运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此之后,他的名将生涯就此结束,他会变成一个普通人,他的名字也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神秘地消失。如果不是大秦赋的热播,那很多人都不知道某个游戏当中的李信,竟然跟这位大将军是齐名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李信的后代里有飞将军李广,也有雄霸一方的西凉王,还有289年建立唐帝国的李渊,更有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在秦灭六国的战斗当中,他作为副将出征了两次,自此之后便在历史书籍当中消失了。说他神秘消失是因为秦国这样一个高级将领在历史数据当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记载。
一、秦王的制衡之术
秦国灭掉6国是经过长期的准备,当时的3晋之地已经被灭掉了之后,秦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那就是楚国跟齐国究竟先灭哪一个?当时大将军李信曾经回答过“楚国地广,而齐国地狭,楚国的人比较勇猛,齐国的人比较胆小,请先从事于易”。但是这个答案最后被否定。最终在史记当中所留下来的记录,是直接在会议上面,分别询问王将军和李信究竟需要多少人?
李信说需要20万,而这位王老将军说非60万不可。之后秦始皇综合了利弊,便决定让李信带领着20万精兵去灭掉楚国。王老将军作为一位老将对用兵人数是有质疑的,让他带兵不是不可以,但是只给他20万,未免就有点强人所难。最终嬴政选择了李信,根本原因还是不想让王老将军一家独大,所以说当时秦王在用人方面已经做到了层次分明。
二、灭楚失败的原因
第1次灭楚国,秦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失败。当时的楚国在向燕的带领之下打败了秦军,有人说是20万大军全部都覆灭了,这个肯定是有点夸张的。根据历史记载,楚军占领了秦军的两座堡垒之后,杀掉了7位大将,李信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秦国,从这个消息去看,损失肯定是有的,全军覆没不太可能。
打仗失败了,肯定是李信的责任,当时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昌平军突然背叛,导致李信前后夹击。李信回兵攻击自己的后方时,被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后来李信又参加了灭燕灭齐的战争,说明他没有受到秦始皇的责罚。有人会说这个失败就是秦始皇的原因,因为他选错了人,所以说他没有处罚李信,20万大军是他拍板定夺的,副将也是他选择的,他有什么资格去处罚别人呢?
三、李信究竟去哪儿了呢?
在历史书籍当中,他最后出现的时候,是在攻打齐国,之后就彻底消失了。事实上历史书籍也没有记载,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能够被记录的都是一些大事。李信最后的结局应该就是善终了,因为秦始皇都没有滥杀无辜。比如王老将军的家族和蒙恬的家族,秦始皇对他们都很照顾,对于蒙恬蒙毅死于非命,是因为宫廷政变所追求的对象不一样,跟当时杀掉工程的朱元璋完全是两个性质。
李信最终在龙西安定繁衍,他的后辈子孙也过得比较幸福,个个出类拔萃。李信就像是一道流星一样划过了秦国的夜空,虽然说比较短暂,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秦始皇使用李信,有克制王老将军家族独大的意思。可是没想到这一次的选择竟然失败了,所以说他也是非常后悔。
总结:
李信在攻打完齐国之后齐国灭亡,他就失去了消息。经过后世的推测,他应该是成为了嬴政最忠实的眼线,成为了幕后之人。随着6国的覆灭,嬴政确定王老将军以及他背后的家族,不会危及到自己的权利。这个时候李信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历史书籍上也很少有他的记载。或许对于李信来说,他最大的使命就是用来遏制王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