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说:“你弟弟久未升迁,去做个刺史吧。”圣旨下,娄师德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官位显赫。临走前,弟弟突然发现娄师德愁容满面。
弟弟心中疑惑,便问娄师德,这大喜的日子咋一脸不高兴呢?娄师德一脸惆怅地说道:“我是当朝宰相,你又担任刺史,是地方大员,我们家太过荣宠,这样会招人嫉妒,被人构陷后,难以保全性命啊!”
弟弟一听,浑身一颤,暗想哥哥说得还真在理,自己只只顾着高兴,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当时,武则天改朝换代后,因为反对她的人多,武则天便启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作自己的杀手,替她干些见不得光的事,构陷、铲除反对武则天的大臣,以及受到武则天猜疑的人。
所以朝中很多大臣、老臣,不知哪一天就突然被酷吏来俊臣等人,构陷出一个罪名,而且牵连到全家。酷吏周兴、来俊臣为了诛杀更多的官员,便用酷刑,逼迫下狱的官员,故意株连其他人。所以,武则天时期的官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搞不好哪一天,就稀里糊涂地被牵连进一个谋反案,落个身死族灭的结局。
娄师德在朝廷做宰相,弟弟是地方大员,手握兵权,这种情况向来被历代帝王所忌惮,做皇帝的时刻都在担心朝中大臣和地方大员里应外合,也来个改朝换代。
娄师德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深知自家的这种情况,万一有人进个谗言,说自己和弟弟里应外合,图谋不轨,定会遭到武则天的屠戮,想喊冤都没机会。所以,娄师德为此事愁容满面。
弟弟听了娄师德的分析,信誓旦旦地告诉娄师德说:“哥哥尽管放心,我在外一定安守本分,谨慎做事,不给哥哥招惹是非,即便有人吐我一脸口水,我也不还嘴,把口水擦掉就是了,绝不让你担心。”
娄师德一听,眉头一紧,大声说道:“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人家朝你脸上吐口水,说明对你已经不满,到了不得不发怒的地步。而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也不满,为别人对你的不满而气愤,如此更会使人家对你不满,导致别人对你心存恨意,想尽办法除掉你。如果想保身,你就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自干。”
弟弟听后,大吃一惊,暗想还是哥哥想的深邃,他谨遵娄师德的嘱咐,到代州规规矩矩,十分低调地去做刺史去了。武则天一朝,官员们明争暗斗,被屠戮、迫害的高官、大员无数,就连著名的宰相狄仁杰都曾被来俊臣诬告谋反下狱,险些丢了性命,但娄师德却一直稳坐朝堂,功高位显而不遭忌,这正是得益于他的大智慧。
娄师德的大智慧,可以用“大智若愚”四个字来总结。武则天时期,官场斗争残酷,再加上皇帝的猜忌,酷吏无中生有式的构陷,官员们犹如闭着眼睛踩钢丝,而娄师德仅用大智若愚,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既讨得领导的信任,又不遭同事的嫉妒。
有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有次娄师德与李昭德一同去上朝,因为娄师德身体肥胖,所以行走缓慢。李昭德生怕耽误了时辰,被武则天责罚,便一再催促娄师德。但娄师德长得太胖,即便加快脚步,仍然赶不上李昭德。
李昭德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等他,眼见上朝的时间要到了,李昭德一生气,怒骂道:“你这个乡巴佬,走得这么慢!”娄师德被骂,不但不怒,还笑着说:“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李昭德一下子被娄师德自嘲的无话可说,只好耐着性子,陪他慢悠悠地去上朝。面对娄师德这样的同事,你又怎么生出恨他、构陷他的心呢?所以,娄师德的人缘很好,别人找不出忌恨他的理由。
不仅对领导、对同事如此,对下属也是如此。有次娄师德去边境巡察屯田,因为娄师德长的胖,而且有足疾,行动缓慢,所以他的部下、随从人员先行赶路,而他则坐在门外的横木上等下人牵马过来给他。
这时,有一个县令不知他的身份,便把他当成仆从,一同坐在横木上,说说笑笑地侃大山,口无遮掩,毫无忌讳。不一会,仆从牵马过来,连忙告诉县令:“这是娄师德大人。”
县令一惊,普通跪地求饶。因为这在当时,这位县令有亵渎、不尊重长官的罪名。但娄师德却说:“你因为不认识我,才和我同坐的,法律没规定这也是死罪,赶紧起来吧。”
因娄师德的宽容大度,县令保住一命,不仅县令对娄师德肃然起敬,就连仆从也倍感娄师德亲易近人。娄师德大智若愚,与人为善,谨言慎行,低调保身,这也就是他屹立官场不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