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当时骑虎难下,他不向突厥称臣的话,根本就建立不了大唐王朝。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石敬瑭主动向契丹人称臣割地的原因,在石敬瑭看来,唐高祖向突厥称臣,此后建立了伟大的唐王朝,他石敬说不定可以成为第二个唐高祖。
其实向外族借力,在唐朝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唐肃宗继位以后,为了平定战乱,也曾经向回纥借兵,并且表示只要打下长安,那长安城可以供人随便抢掠一个月。
唐高祖李渊当时还是隋朝的唐国公,镇守在山西地区,一边防备突厥人南下,一边还要对付当地的起义军。和突厥人合作,纯粹就是无奈之举。
唐高祖与突厥合作,这才有了李唐王朝。
李渊心里慌得很啊,因为山西这个地方并不太平,北边是强大的突厥人,境内还有那么多武装起义军,李渊能够维持局面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可是他的手下当中有个鹰扬校尉叫刘武周的,发动了反叛,他杀掉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自立为天子。这也就算了,刘武周还主动向突厥人称臣,借兵打下了汾阳宫,这可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
得知消息以后,气得杨广直跺脚,扬言要把李渊抓到江都来弄死。这么一来李渊心里就更慌了,他觉得除了造反,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为此在李世民等人的怂恿下,李渊选择了造反。
李渊造反以后,实力还是不够强大,而且北边有强大的突厥人时时刻刻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李渊。太原这个地方虽然好,但是只能作为大后方,真正想要问鼎天下还是要拿下长安和洛阳才行。
为此李渊必须要抽身平定关中,但是这里的人马撤走了,那么太原可就危险了。突厥人随时都可能南下,到时候把李渊的老窝给端了。
无奈之下,李渊只能向突厥人示好,并且表示,将来打下了江山,这土地是李渊的,可土地上的百姓财富,突厥人可以随便抢掠夺取。
五月甲子,高祖与威、君雅视事,太宗密严兵于外,以备非常。遣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等谋反,即斩之以徇,遂起义兵。甲戌,遣刘文静使于突厥始毕可汗,令率兵相应。---《旧唐书》
既然有利可图,突厥人当然不会拒绝,所以就答应了李渊。因此李渊这才腾出手来平定了关中,也就有了后来的李唐王朝。
不止李渊一个向突厥人称臣。
那个时候的突厥人,就跟一个天使投资人一样,他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看到哪里有利可图,那么突厥人就会在哪里下注。
而且这么多赌注当中,只要有一两家成功了,那么突厥人就稳赚不赔了。所以说突厥人前期还支持刘武周对付李渊,后期就支持李渊夺取关中了。
其实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杨广这个二愣子还在江都和美女们嬉戏,他不知道突厥这个大财主,已经在他的地盘上下了不少赌注。
除了刘武周和李渊以外,比如王世充、薛举、梁师都、窦建德等诸侯,也都曾经向突厥人表示过臣服。因此李渊算不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他只是把螃蟹吃得最漂亮的。
比如说薛举,他自称西秦霸王,可是根本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被李世民打怕了以后,手下不少人都建议他学习刘禅、萧琮,向李世民投降。薛举最后还想试一试,所以向突厥莫贺咄设请求增员,共同进犯长安,可惜人家不理他。
二年春正月乙卯,初令文官遭父母丧者听去职。黄门侍郎陈叔达兼纳言。二月丙戌,诏天下诸宗人无职任者,不在徭役之限,每州置宗师一人,以相统摄。丁酉,窦建德攻宇文化及于聊城,斩之,传首突厥。---《旧唐书》
梁师都直接和突厥合兵一处,常常带着突厥人南下骚扰中原,可惜总被段德操击败。无奈之下只好向突厥颉利可汗请求支援,并且教突厥人如何南下掠夺,结果人家派了一万铁骑南下,常年深入内地抢掠,梁师都是真的没节操的一个诸侯。
窦建德算是隋末诸侯当中,品行最出色的一个诸侯了吧?他在斩杀宇文化及以后,为了讨好突厥人,将宇文化及的脑袋送给了突厥。
所以说隋唐期间突厥的影响力,那是相当巨大的。因此李渊作为隋唐期间的一位创业者,压根就没办法忽视突厥人的力量。
唐朝建立以后,李氏父子对突厥的态度相当强硬。
李渊在长安受禅建立了唐王朝,此后他一边用利益稳住北方的突厥,一边让儿子李世民征战天下,完成统一大业。
因此建国之初,李渊对突厥的态度,那是比较暧昧的。没办法,实力就这么大,要是处处都很强硬的话,或许就跟隋王朝一样,眨眼间就灭亡了。
等到李渊完成了大一统以后,他开始转变了对突厥的态度。由于突厥连年南下抢掠,百姓们苦不堪言,因此李渊调转枪头,打算对突厥动武。
可惜这个时候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渊被李世民架空,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斩杀,唐王朝的大权落在了李世民手里。
失去权力的李渊自然无法指挥对突厥的战争,倒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延续了这一国策,发动了对突厥的战争,并且消灭了东突厥。
总结:权宜之计只是策略,土地寸步不能让。
多年以后,石敬瑭眼看着自己就要被灭了,他心里很慌啊,所以他学习李渊邀请契丹人来帮忙。但是他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燕云十六州都给了契丹人。
这下子玩大发了,就算他建立了后晋,也一直都是大辽的藩属国,因为丢了燕云十六州,契丹随时都有南下的可能,为后来数百年的中原王朝,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其实看看唐高祖、唐肃宗这些人的筹码我们就会发现,要钱要人可以,要土地绝对不行,这是底线。因此可以断定,他们与突厥、合作,纯粹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已,绝没有出卖王朝利益的想法。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