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曾痛心疾首地说:“当国家所有精英都要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出了大问题。”
就在日前,那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八万月薪的中金交易员,被披露正在“停职调查”,算是给众多愤怒的网友一个交代。
然而,大家要明白的是,很多网友真正生气的点并不是他拿高薪,而是辛辛苦苦培养的一个高级人才,他却去从事金融,这是让很多人最意难平的一点。
相比之下,国内科技公司华为向来以待遇优厚著称,也有不少月入高薪的传闻。
但是网友们却并不会因此责难华为,因为华为的员工是在研发高新技术、开拓技术无人区,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社会价值,他们的贡献都要重要得多,所以华为员工获得高薪收入,自然无可非议,同时也可以获得人们的尊重。
施一公教授曾在演讲中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他们)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他自己最好、最想培养的学生,也都想去金融公司。
这种“追钱跑”的就业倾向,俨然成为了一种风气。
中金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接近一半,吸纳了几千名高学历人才,虽然并不是说进入金融领域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但如果太多人才都被金融行业吸纳走,那么我们的科技事业、文化事业该怎么办?
根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半导体工程师人才缺口就高达25万人。
当然,并不只有我们存在这个问题,2020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就曾炮轰金融行业,说在美国,有太多精英去搞金融和法律,我们应该减少从事金融和法律的人才,引导更多人去创造真正的东西。
问题来了,真的是金融行业抢了太多人才吗?
其实不然,归根结底,仍然是人才的总供应量不足,无论是科技行业还是金融行业,在我国都存在巨大的高级专业人才缺口。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人才总缺口高达150万,如果算上并没有统计的三四线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人才缺口可能不止150万,涉及专业包括数学、人工智能、区块链、计算机科学等等。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名中金员工为什么会有高达八万多的月薪,既然能够入职中金,推想这名员工的学历应该不差,甚至可能很高。
所以说,着力培养高级人才,加大人才供给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