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采访中,王自如说他自己从来不看工资条,但根据坊间传言,格力给王自如开出了高达300万元的年薪。
这也是近期所有非议的着眼点,很多网友觉得王自如不值这个钱,一个手机测评出身的人懂什么?认为他肯定是用了什么下作手段蛊惑了董明珠。
所以哪怕有最早造谣“王自如和董明珠在一起”、被董明珠大骂“低级、下流、无聊”的龚文祥被封号这个前车之鉴,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网友认为“两个人真有什么事”,用一些极为恶意、隐晦的揣度去攻击王自如和董明珠。
其实包括“小鲜肉”这个名头,也是龚文祥加在王自如头上的,但在缺乏事实精神的互联网上,很多人还错误的以为“小鲜肉”是董明珠给王自如的“爱称”,使王自如不得不面对各种攻讦和非议。
这不禁让我想起罗永浩的另一句话:“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喜欢看到我们讨厌的人的坏消息,也倾向于相信这些坏消息,很多编辑记者由于误解,转发一个谣言的时候,还常常带着正义感。”
因此,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享受在“攻击王自如、攻击董明珠”的流量狂欢中,但不排除日后,格力会挑出几个典型案例,诉诸法律武器,立场强硬的维护董明珠、王自如以及格力电器的名誉权。
对外界来说,真正需要思考的真正问题是:王自如给格力带去了什么?
王自如和董明珠最早是通过一档综艺节目《我是创始人》结识,节目组给王自如一个高的评价:对决场上审时度势,幕后军师掌控大局。好口才,强策略,比苏秦,似诸葛。
节目结束之后,董明珠邀请王自如参观格力总部,或许就是从那时起,董明珠就看中了王自如的个人能力。
其实说老实话,王自如的能力放到现如今,靠着白手起家,数度商海沉浮,与各位大佬谈笑风生,不管怎么看待,王自如绝对属于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
年纪轻轻就能够收获雷军的天使投资,成为国内测评媒体里面的领军人物;探索出了测评媒体的商业变现路径,如今仍被很多后来者所模仿。所以董明珠评价王自如:“他(王自如)根本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不能把他们(其他网红)雷同,(认为)跟他们是一个级别的”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王自如丰富的个人阅历,让他跟一般打工者(比如说孟羽童)确实不是一个起跑线。
然而,真正让董明珠决定招揽王自如的关键时间点,可能还得是2020年中旬。
众所周知,疫情的突如其来让很多行业都陷入经营困境,为了在关键时刻维持经营发展,直播带货成为2020年的关键词,不少知名企业躬身入局,其中就有亲自担任格力代言人的董明珠。
2020年5月15日晚,董明珠在京东进行带货直播,销售额高达7.04亿;紧接着在618期间,董明珠5场直播总共创造了超178亿的销售额,而当时还是Zealer创始人的王自如,赫然成为了格力带货直播的常驻嘉宾,在直播过程中,王自如不忘运用自己科技自媒体出身的优势,强调和讲解格力产品所使用的独家技术。
根据媒体统计,2020年,董明珠总共进行了13场直播,销售额476.2亿元,占据格力当年营业额的27.93%。
或许就是从那时起,董明珠就认定:深谙互联网玩法的王自如,将是格力渠道转型的重要人才。现如今王自如在格力电器的头衔就是: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
具体来讲,格力的渠道销售改革从2018年开始就已初见苗头。
据说在2019年,当美的空调线上份额占据30.97%,而格力空调只有18.25%的数据摊在董明珠办公桌的时候,董明珠如坐针毡,决心尽快推动渠道变革,而后来的疫情更是加速了格力推动变革的速度。
作为标志性事件,2019年,格力电器成立“格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引入高瓴资本,推动格力的“新零售“改革;推出“格力董明珠店”,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全员销售活动;面向全国市场设计了新营销模式数字化系统等等。
王自如曾说过:新营销模式数字化系统打通了经销商采购、物流配送、终端销售、售后服务的一体化信息链路系统,全面提升经营效率与规范性。
根据网上数据,格力的2022年的线上份额已经升至28.9%。
所以说,王自如入职格力,并不是简单的“招揽网红直播带货”,某种程度上讲,在企业内部原生改革动力缺乏的情况下,王自如是董明珠力推格力渠道改革的一个资深外援。
目前,虽然格力的营业总收入不如美的、海尔,屈居第三,但结合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润和净利润数据来看,格力做的要比其余两家更为出色,外界普遍认为格力的渠道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只不过,这里面王自如做了多大贡献,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无论如何,在“成王败寇”的舆论场,王自如需要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董明珠对他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