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 数学启蒙《幼儿数学核心概念》-01 集合

2022-02-23     我叫娜塔莉

原标题:3-6岁 数学启蒙《幼儿数学核心概念》-01 集合

娜塔莉 精讲《牛津树》1.2w+ 家长的选择!

900+篇 免费伴读~

公号:娜塔莉小姐和马特先生

+V:nataliehuanglivecn

最近对于如何启蒙数学有些迷思,所以看一些相关的数学启蒙书,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幼儿数学核心概念》,配套书籍里面的光盘有视频范例,还是挺不错的。

数学应用存在于生活,比如:

  • 我们每天乘坐电梯,有多少层,到多少层停?
  • 18层的上一层是19层,18层的下一层是17层...
  • 我们也常常在生活中跟孩子讨论数学,
  • 我们在要求孩子吃零食的时候,会强调,只能再吃一个了,
  • 或者只能再看两集动画片了...
  • 孩子每天喝的牛奶,上面也有毫升的标注,不同品牌的容量也不同...

但是这些往往是我们忽略掉的,没有意识到的。

从幼儿数学教学的策略来说,数学思维很抽象,孩子需要花时间来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手脚耳目来学习,不局限于操作,设计各种数学活动,引导孩子在实物、图像和符号之间进行转换。脑科学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发展阶段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方式越多,学习越深入。

数学类书籍是比较枯燥,只能耐着性子一点点来,每天一章,看到后面觉得还挺有趣的。

第一章 集合

集合是指按照一定的属性组合在一起的总体。

核心概念:

1. 根据物体的属性对集合进行分类

2. 同一组物体可以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3. 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排序

集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比如你拿出来两堆糖果,她一定是要抓多的那一些,这就是潜意识中孩子对集合的理解,虽然他那个阶段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集合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数量和排序(大小等),还涉及到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 分类,匹配;分类,组合;比较,排序,这应该算是个系列动作。

核心概念:1. 根据物体的属性对集合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中,比如孩子的衣服,可能会按照T恤,裤子,裙子等分类,而同一种物体按不同属性分类,拿上衣来讲,这算是同一种物体,但有些上衣是系扣子,有些是拉拉链,这就是它们的不同属性。

我们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有些青菜是要放在冰箱里的,有些零食是要放在食品柜里的,这也是分类。

日常我们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比如玩积木的时候,引导孩子分类,她可能会按照形状分,可能会按照颜色分,还有可能会按照功能分,所以分类是比较开放性的,同时也考验幼儿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思维开阔性。

这些都是 “根据单一属性进行分类”

思考:我的规则是什么?

核心概念:2. 同一组物体可以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比如:

这些积木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这些积木中,哪些是红色?哪些不是红色?

二分法:根据一个属性的是与否,把物体分成2个集合

多元的分类:根据一个或多个属性,将一个集合分成多个子集合。

如:

我们已经按照颜色给积木分好类了。

如果我们再按照形状来分,会发生什么呢?

核心概念:3. 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排序

在平时生活中,关于数学可能更多的就是 “数数”、“认识数字” 和 “识别图形”,其实,就数数而言都有着很多的核心概念:

比如数字5,它可以是:

1. 基数(指明总数):我有5本书

2. 序数(说明序列中的顺序):我站在第5个

3. 命名数(集合中物体的名称):电话号码,球服上的数字等

4. 参照数(共享的衡量标准):我们明天早上9:00集合

如果我们更加清楚和细致的了解了数学内容有哪些,在指导时就会更有方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2df7030c114b6d6073080f39f7443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