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你在宁波植根度的方法之一——你会包面结吗?

2019-09-03   寻味日记

有这么个说法,在杭州生活,你不会讲杭州话,但你会做一手地道的片儿川,人家就知道你是地道的杭州人,就像四川人会做水煮鱼,新疆人会烤羊肉串一样,在宁波生活,衡量你植根有多深,不是看你的宁波话讲得有多顺溜,而是看你会不会做面结。

千张是江南一带特有的豆制品,鲁迅笔下的绍兴人,喜欢用它做霉千张蒸食。上海人称它为百叶,而阿拉宁波人唤其“千层”,可以凉拌、清炒,

最常见的就是拿它来裹面结。

宁波的面结,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百叶包,用千张裹起来葱肉馅,可清蒸可煮汤。听说最早还是在清代的光绪八年,由湖州人丁莲芳首创的。

有次去上海玩,本来想去吃下午茶的,然后朋友说带我去吃上海传统小吃,便带我去了老城隍庙,他说,给我点一碗双档尝尝。我当时还在好奇,双档是什么玩意儿,拿来后发现,双档原来就是一碗两只油面筋加上两只面结的汤,

当然,上海人叫这个为百叶包,使我一下子想起了我们宁波的面结。

一串小小的面结可以衍生出五花八门的美食。我想,在宁波面结衍生的美食,名气最大的应该当属面结面了吧。

那种正宗的面结面店,可不是你想吃到就能吃得到的,虽然正宗平凡无奇的小吃,但排队指数却是出奇地高,特别是到了饭点,得在简陋的小店面外风吹日晒,排着蜿蜒十米开外的队伍,饿半个钟头才可能吃得上,要是去的晚了,可能还会遇到面结卖完的“惨境”。

有朋友可能会说,那排一次队,直接多买些生面结回家自己煮不就好了?可是这家店有个规定——生面结一律不外卖。

我一般去都会点一份标配——面结汤+青菜+油豆腐+一客生面。

没多久,一份标配就上来了,我先喝上一口汤后,接下来吃的就是重头戏——面结啦。夹起一个面结来,千层薄嫩又有韧性,混合着老板手工千剁万打的肥瘦均匀的猪后腿肉馅,经过高汤的沸腾,面结对汤汁的吸收恰到好处,面结里的肉馅烫熟的刚刚好。

我一口咬下层层包裹的面结,最先与味蕾交融的便是那入口即化的千层了,满口的鲜香软嫩,接下去就是那诱人,富有颗粒感的肉馅,与面结的千层表面的高汤交相辉映,肉汁顺着舌尖滑向舌根,不油腻也没有肉腥味,还夹杂着黄豆的清香味,在舌尖上碰撞出美味的火花,美味在唇齿间迅速蔓延,给身体带来瞬间的满足感。这时,再嘬上一口生面,

真正是满足啊。

说实话,现在上班了便很少有精力再去排那么长时间的队了。

那偶尔想吃面结了怎么办?那就只能自己包一些面结吃了,虽然可能没有店里买来的好吃,但是解解馋还是可以的。我先去小菜场买上一叠薄千层、一些肥瘦相宜的肉糜和葱。

买来后,我将像一块米黄色的帕子的千层切成十厘米左右的正方形,

放在碱水中泡软,大概五到十分钟,看千层颜色泛白了就可以了,千层浸泡好后捞出用清水过一遍,就可以放在一旁备用。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调馅了,在买来的肉糜中加入姜末、胡椒粉、盐和葱花,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这里有个小窍门,要是想要调出来的馅料更加紧致嫩滑,加一个鸡蛋就好啦。

肉糜要搅拌成什么样子才能更软嫩多汁呢?很简单,就是打上劲就行,简单来说就是筷子在搅拌的时候感觉到了阻力,这样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包面结了,取一些调好的馅料到千层上,

卷起来,再将两边的角往中间对折,再卷起来,一个面结就算是完成了,皮薄馅多才能成就出一个优秀的面结。其实包面结和包春卷差不多。然后再包几个,将面结叠成梯形用绳子绑牢,扎出“肉感”就可以了。

就像开头说的那样,面结能做出很多美食,除了面结面外,我还比较喜欢的就是三鲜汤了,在家就做个简易版的三鲜汤,锅中加水烧开后,加上一串面结,几颗鹌鹑蛋,几个油面筋,一把小青菜,再加入在家喜欢的海鲜,我就加了几只虾干,然后再加入一把粉丝,烧熟后,一碗三鲜汤就完成了。

面结就像窝在汤里的包子,咬下去不光鲜香,还很有弹性,有欲拒还迎的感觉。肉汁被千层完完全全的封锁在里面,我不咬开,一滴都不会漏,但一口尝下去,面结吸收了虾的鲜味,一下子就俘虏了我的味蕾,美味的我眉毛都要掉下来了。虽然面结包了很多层,当仍然不厚重。

吃在宁波,那肯定离不开海鲜,面结除了可以放汤吃外,还能蒸海鱼,我家一般用的都是鲳鱼,

这算是一道宁波的特色菜了。而且这做法特别简单,把处理好的鲳鱼切成段,中间夹面结,使一条原本不大的鲳鱼,一下子看上去大了好多,然后放上姜片,淋上料酒和酱油,就能上锅蒸了,大约十五分钟后就能出锅。新鲜的鲳鱼与面结一块蒸,不但颜色漂亮,而且吃起来又鲜味十足。

鲳鱼的鲜味在蒸煮的过程中会慢慢渗进面结皮中,咬下一口热气腾腾的面结,里面的肉馅除了有肉香味,还有鱼鲜味,每次有这道菜,我都会先将这面结都吃个精光。

如果你没时间去排长队的话,可以学着在家里自己包面结吃。

编辑:Bett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