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君语
拥有35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
开了家养生咖啡馆
耳熟能详的王致和、六必居等
调味料老字号与酒楼合作B端餐厅
广式“腊味之王”皇上皇
在广州开起了煲仔饭店
在老字号圈,跨界“破圈”一直是热门关键词,在走跨界营销,活化老字号品牌的过程中,不少老字号品牌选择跨足餐饮,祈愿能乘着餐饮业的上行之风,绘就“第二增长曲线”。
不可否认,有很多老字号品牌通过跨界餐饮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多次登上网络热搜。但,创意带来的新鲜感会随着时间散去,老字号的跨界热潮常常只是昙花一现。
此前,六神与锐澳跨界合作的鸡尾酒曾刷屏社交网络,但最终却给人强烈的违和感,口感和品质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只留下声声吐槽。
2015年,狗不理宣布涉足咖啡产业,成为高乐雅品牌在中国唯一永久的品牌使用者,扬言5年开店200家,还曾高调向星巴克宣战。然而,时至今日,全国仅有不到20家高乐雅咖啡门店。
除了他们,借力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同仁堂开咖啡馆
靠咖啡+枸杞就想翻红?
“知嘛健康”一个读起来便带着传统北京味儿的店名,来自于北京同仁堂健康医药集团创办的咖啡馆。
从2019年下半年首家亮相至今,“同仁堂咖啡馆”话题不减,东方的中药和西方的咖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令人充满幻想。营业消息一出,很多朋友迫不及待地前去参观,微博、小红书上也迅速出现了大量打卡种草攻略。
“眼前一亮”“老字号也可也这么潮”……是网友们在打卡时常用的词汇。在知嘛健康内,除了有咖啡馆必备的咖啡饮品、烘焙茶点、咖啡零售外,还有同仁堂的“老本行”:购药、问诊服务。古朴十足的风情,让消费者在休闲时,回味传统。
在出品上,除了咖啡馆都有的美式、卡布奇诺,还有独具特色的甘草拿铁、枸杞拿铁、罗汉果美食、肉桂卡布奇诺等各类“中草药咖啡”让人耳目一新。
可以说,同仁堂敏锐地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和兴趣:最近两年,年轻人们纷纷开始养生,无论佛系还是朋克,都会不约而同地在保温杯里泡点枸杞——而利用中药养生,恰恰是同仁堂的优势项目。
“卖咖啡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流和推销‘中医养生’观念。”同仁堂知嘛健康新零售业务经理金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有着同仁堂这个金字招牌的背书,“同仁堂咖啡”将难以被复制。
这次强势引流的背后,是同仁堂的一次自救。早在2018年,同仁堂的营收增速就开始下降,2019年还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重负增长。年报显示,2019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32.77亿元,同比下滑6.56%。
这其中固然有同仁堂自身的问题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这样的情况或许要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变迁。
过去,“开方抓药”是医治疾病中的必要一环,同仁堂也正是因此创出了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院的普及,让同仁堂的地位变得不再举足轻重。而同仁堂的另一个主阵地中成药市场,近年来也处于连年萎缩的状态之中。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固守着曾经无可匹敌的优势,反而有可能被时代的浪潮远远抛下,这是许多老字号共同面临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搭乘新茶饮热浪而生的知嘛健康,成为同仁堂打入新一代年轻人的绝佳武器。
可咖啡馆的出圈却难以让同仁堂真正“复活”——2020年第一季度,同仁堂的同比营收和净利甚至直接减少了20%—30%。
借力餐饮,老字号真的活不起来吗?或许借力还得在同一链条上,精准借力。
皇上皇做餐饮店
体验感&销量 UP
广式烧腊向来是粤菜中不可或缺的经典角色,老广口头禅“斩料加𩠌”中的“料”指的正是广式烧腊,老字号品牌皇上皇更是刻在广州人舌尖上的家乡味。
去年11月,皇上皇进军餐饮业,开起了主打广式煲仔饭首家品牌餐饮店——皇上皇·有料局,套餐定价38-59元不等。除主打的腊味煲仔饭外,还提供广式烧卤等系列菜品,其中使用的腊肉、腊鸭、烧肉、鸭肝肠、鱼干、花腩肉等均是皇上皇自家的产品。
记者在皇上皇·有料局门店看到,有别于皇上皇零售店传统复古的装修风格,品牌餐饮店的装修显得年轻时尚,以金色、米白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开业首日,店里便卖出了超400煲煲仔饭,翻台率为5次/天。
据了解,皇上皇·有料局门店采用全自动智能数码机器,煲仔饭出餐时间从25分钟压缩到至约15分钟;食材则由中央厨房统一完成备料、腌制等工序后,做成半成品和调料一起配送到店,再在店加工售出,既节约了消费者的用餐时间,也更便于门店做标准化管理。
据悉,皇上皇集团未来将开出更多有料局的门店(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量),同时也有意将集团旗下现有的 12 家零售店面改造升级为餐饮店。
借助餐饮店,为皇上皇构建了从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全链条模式,极大程度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为“出圈”创造了可能。
调味料老字号进军餐饮
跨界炒老字号菜
去年年底,首农味业集团与金鼎轩酒楼合作,在酒楼内推出王致和红腐乳吊烧鸡、六必居爆浆黑芝麻糖饼等系列老字号联名餐品,吸引众多食客品尝,还带动了店内相关老字号品牌调味料的销售。
据公开资料显示,首农味业旗下有以王致和、六必居、白玉、龙门为代表的7个中华老字号,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农食品集团对调味品板块企业重组,于2021年新成立的子集团。
首农食品集团品牌市场部部长傅鹏曾在采访中表示,本次合作是老字号进军餐饮业、老味道搭载新创意、老品牌融入新国潮的积极探索,赋予中华老字号品牌更多的创新元素和生机活力,体现了老字号的匠心传承和创新坚守。
老字号跨界餐饮
品质、合适才是硬道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万家老字号,到目前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1128家,众多老字号中只有少数依然活跃,不少已经没落或消失。现存的老字号品牌中,发展比较好的不过二三成,多数经营欠佳,甚至空有品牌而无商品面世,如何抓住当代消费者成为首要难题。
事实上,有效的跨界就像一段“婚姻”,需要彼此理念契合,品牌方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品牌理念,在跨界过程中对要吸引的目标人群有同样的追求,以目标用户选择跨界方式。如皇上皇、首农味业集团本身与餐饮市场关系紧密,涉足餐饮市场水到渠成,而同仁堂、六神本身与餐饮关系不强,贸然联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除了合适,品质也是一大硬道理,如果品质不佳,那么产品有多火爆,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有多大。
老字号商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大民众的口碑优势。这可是长久以来,靠着良好的产品质量一点点积累的。
拥有适合的破圈渠道,精良的品质,才能拥有“买它”的召唤力。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字号们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大众也会怀着期待,关注着民族企业的发展。希望国货可以在新领域收获成功,也期待可以作为消费者,分享“中国制造”崛起的骄傲。
文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全媒体记者 林芷汐
图 | 部分图源网络
编辑&排版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编辑 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