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试玉(350)|嘉宾【陈廷佑 段维 王逸群 江岚】

2023-08-19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每周试玉(350)|嘉宾【陈廷佑 段维 王逸群 江岚】

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55):2023年第33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过云岗石窟

程永正(福建)

北魏遗风在,千年等我来。

青山如卫戍,列阵拜莲台。

陈廷佑:

同题诗词如海,出新很难。此作不写皮毛,直吟大块。好。

大涵雪野:

转结句壮语,山川形胜,一语道出,大气阔宕,神韵天成,云冈石窟之庄严肃穆可见。

涿州大水

宋善岭(江苏)

一自台风起,懒翻微信群。

休因心已老,不忍听新闻。

段维:

语言甚为质朴,感情何其强烈。首句“一自台风起”与结句“不忍听新闻”连缀起来读,痛彻心扉。

江岚:

诗人在外地尚不忍闻,灾区人民又情何以堪!“休”改为“非”或许更妥。

少林寺留别延勇法师

熊东遨(湖南)

禅庭生竹柏,与子恰成三。

饮啄持心素,交流重手谈。

颜颓秋见赏,夜寂月分甘。

消罢无忧劫,明朝独向南。

陈廷佑:

每读东遨,必有好瞧。近吟多幽深,此作好禅意。与法师交流也以手谈为主,禅机自参,悄无声息。眼前只浮现两个明晃晃脑袋,大兄越发深邃了!

大涵雪野:

首联总括全篇,盖棺定论。以下“心素”“手谈”“赏秋”“分月”语,皆为首联分解。尾联写“留别”,无忧之劫消矣。

蔬园拾趣

蒋昌典(湖南)

辣椒擎火炬,豆角挂流苏。

最爱胡芦架,高低有酒壶。

陈廷佑:

拾趣者,必先发现趣,再结构趣,最后成全趣。最后一句,忍俊不禁。

重 逢

成文生(甘肃)

卿本沙州羁旅客,重邀河上做游人。

借冲龙井三分酽,漂去衡阳故友尘。

陈廷佑:

此绝甚好!有一个小建议:既然诗题为“重逢”,则结句不必“故友”二字,改为“一路”,更觉流畅。

秋江感怀

贾国钧(苏州)

秋江两岸是芦花,朵朵飘摇向晚霞。

我把乡愁缠絮上,随风一并带回家。

陈廷佑:

诗词中的动词,最讲究推敲。此绝转句之“缠”字,我总感觉不是最佳。用“拴”字,“缝”字,是否更好?我也不确定。

过岳王庙

蒋继辉(江苏)

庙门未进忆前朝,怒火满腔今未消。

两宋堂堂十八帝,皇陵哪有岳坟高。

陈廷佑:

前三句慷慨激昂,本以为结句会有什么掀天动地之举,结果只是说帝陵没有岳坟高,实际未必如此,所以情绪一下子松驰下来了。强烈建议另辟新思路。比如“岳坟墙角几根蒿。”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更解气一点?哪个解气用哪个吧!

入秋咏叹

李增山(北京)

蛩鸣枕下过三更,如许田园梦不成。

恨卧高楼难接地,夜来何处听秋声。

陈廷佑:

蛩鸣枕下,这个画面感太强,那真是梦不成啊。可再读下去,又嫌高楼难接地,我怎么觉得你横竖都不对,或者我没看明白?

咏厦深铁路

曾艳梅(广东)

一线东南千里通,穿山跨水走长龙。

长三角与珠三角,快意往来朝暮中。

陈廷佑:

又是一首草率作结之作。前三句多好!强烈建议以“拿铁一杯谈笑中”为思考方向,重新考虑。我期待着。

癸卯立秋漫成

孙临清(辽宁)

犹热蝉鸣急,匆匆序又移。

蛩吟乍凄咽,水患费猜疑。

怕读欧阳赋,易生宋玉悲。

千秋萧瑟意,添作白头丝。

段维:

颔联将立秋与水患连缀叙写,增强了诗的现实感与厚重感。颈联化典不错,却有合掌之嫌。

无 题

李景慧(山东)

浮萍如聚散如星,偶向人群稍一停。

不信那时风雨恶,君眸真似远山青。

段维:

结句“君眸真似远山青”既可以看作是驰神的想象,又可以看做是对“青眼”一词的化典。首句“浮萍如聚”是叙述句,“散如星”是比喻句,两者构不成“对举”。如果写作“聚如……散如……”句式,效果或许更佳。

蝶恋花

王十二(安徽)

燕子双飞人独语,独自无人,燕子双飞去。芳草湖边杨柳路,清风都被蝉声妒。

已断蝉声犹在树,近处斜阳,远处斜阳暮。毕竟斜阳留不住,斜阳一点山无数。

段维:

十二兄的绝句出新出彩,且很有时代感。这首小令笔法娴熟,内容乃调适心情的文字游戏耳。

登天水石门山观云遇雨忽晴

崔剑平(甘肃)

山色空濛里,四围烟雨中。

境随心所愿,云与梦相同。

返照还翻墨,回风堪御龙。

苍松何仰止,南北共高峰。

大涵雪野:

三联动荡见奇,寓情于景。

大岩头村之大石笋

池健(浙江)

几峰犹笋耸青山,直插云霄傍水潺。

亿万年来不曾长,恐成竹子顺风弯。

大涵雪野:

转结句自出机杼,见精神,真石笋矣。

拾风亭寻句

陈竹松(甘肃)

烟花落尽我无辞,却有蝉声隐绿枝。

未得空灵三两句,秋风吹醒去年诗。

大涵雪野:

“无辞”“隐”“未得”,皆写“寻”字,寻而未得,忽被“秋风吹醒”,得一“拾”字,真拾风亭也。

还乡无事日以山行遣闷因次崔德煌庚兄诗成韵

安全东(四川)

峰岫衔天影不齐,行看云雾扫眉低。

一千尺涧波翻雪,五百年松龙自啼。

野寺钟声来远古,当前人望见凄迷。

解衣欲作北窗卧,可奈虫沙溷滓泥。

大涵雪野:

二联句法奇崛,动摇人心;三联情景交融;尾联忽抛开山行事,辄旁入他意,见警策,格调自高。

立秋客鹏城作

戴炳南(福建)

竹马怀年少,须臾白发生。

何堪千里客,黄叶又秋声。

江岚:

白头怀旧,感慨遥深。

小女即将负笈西行

冉长春(四川)

明晨儿出国,今夜父无言。

眼镜接来拭,三番复四番。

江岚:

父爱深沉,于此可见。接来拭?是女儿接来拭吧?尤见女儿之贴心,为父之难舍,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见深情。

碗 莲

孙延红(山东)

本是瑶池种,正宜栽我庐。

红尘熏不到,此处远江湖。

江岚:

首句可见对碗莲之喜爱。熏字贴切,更见碗莲之清高绝俗,亦可觇诗人之情志。

看耍猴

陈镇(河南)

红掩毛头紫蔽身,俨然端似庙堂臣。

一声锣响频回首,看向牵绳发令人。

江岚:

读此诗知曹刿肉食者鄙真为知言,“频”改为“齐”或许讽刺效果更佳。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长幼为序

陈廷佑 1954年生,河北深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曾任办公室副主任兼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巡视员,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刊《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多次举办个人诗文书法展览。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四中、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等讲授诗词书法。

段 维 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大涵雪野,王逸群,河北省承德人,蒙古民族。著名诗人,作家,诗评家。喜马拉雅网络主播,涵社诗词研究会会长,《诗词选刊》主编,《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著有个人诗词集《当代诗词三百首》,长篇小说《首富风云》等。

江岚 1968年生,河南信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论硕士,曾供职于中华全国总工会教科文卫体工会。现任《诗刊》编辑部副主任,《中华辞赋》副总编辑,《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著有旧体诗选集《饮河集》《相映集——六人诗词选》等。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