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试玉(360)|嘉宾【张庆辉 刘鲁宁 王海亮 江合友】

2023-10-28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每周试玉(360)|嘉宾【张庆辉 刘鲁宁 王海亮 江合友】

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65):2023年第43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重回双沙溪完小旧址

彭明华(广州)

旧痕寻杳杳,老朽立呆呆。

一只花蝴蝶,萌萌飞过来。

张庆辉:朝花夕拾,几多感慨,如何以离首即尾离尾即首的短小五绝出之?做减法,只抓住一个细节来写是比较靠谱的办法,所谓“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是也;几个叠词用得不错,尤其“萌萌”,暗喻儿时情态,得体。

刘鲁宁:动作少,视角小,情多。

秋宿象山南田岛

杨逸明(上海)

枕向山边又海边,此身如鸟亦如仙。

夕阳拈出波光皱,秋叶披来岭色鲜。

总有幽怀吟月下,每多闲兴立云前。

曾经风浪归平静,一角渔湾览大千。

刘鲁宁:起句定调,通篇闲逸。颔联取字精妙,尾联余韵悠长。

江合友:杨万里《舟过谢潭》名句“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信手化用,为“夕阳拈出波光皱”,亦妙。

春日进山访故友不遇(新韵)

王志伟(山东)

敞院无人不必猜,主家趁雨采蕨苔。

阿黄犹认隔年客,一路尾巴迎过来。

张庆辉:可感可触的情态最宜绝句,转结好看,“一路尾巴”表意略不达,未若“摇尾篱边迎过来”。

秋 思

叶迪生(天津)

秋江水碧月无边,枫叶萧萧夜未眠。

遥念千春家国事,白头吟唱忆华年。

张庆辉:题为秋思,首二句绘景切题;转结忽言及“千春家国”,前无铺垫,令人意外,终觉即事过大,太过空疏。当然,如果作者居庙堂之高,则作另议。

十月十日过江城首义公园感怀

尤俊如(江苏)

推翻帝制两千年,启动人间双十节。

塑像长留首义园,仰望英烈心头热。

张庆辉:既然“过首义公园”,为什么不细细写写现场风物,而后于中生慨呢?通篇议论,且多陈词,思不甚新,美则欠奉。

癸卯秋老同学聚登壹台山二首其一(新韵)

张东凯(黑龙江)

半生落叶聚于今,捡视翻拍岁月痕。

尤记当年春正好,踏青也是这帮人。

张庆辉:“半生落叶”隐隐呼应题目中的“癸卯秋”与“老同学”,颇见作意;尾句不好,格近打油——非贬打油体,西装领带而着草鞋。不谐也。

秋日有作

刘如姬(福建)

溪山应有意,风物几回探?

迓我鸟先问,牵襟花欲簪。

白云同静坐,流水佐清谈。

放眼晴空澹,秋高接蔚蓝。

刘鲁宁:心意由客到主的转换,铺设自然。

游燕山生态林(通韵)

郭通海(北京)

耸翠青山叠绿荫,胸襟一敞任风尘。

南坡小憩枕石上,十亿年光竟可闻。

刘鲁宁:转结笔法轻巧,读来心意通透。

己丑岁末有怀

吕龠(吉林)

忧欢累世每交加,人物古来销作沙。

我是前生风信子,身骸剪尽不成花。

刘鲁宁:自来心意难画,此诗写得到位。

瓶插狼尾草(新韵)

王霞芝(河南)

晨中偶遇栗林西,长尾摇摇一景奇。

正赏菊风穿野径,复听鸟语过烟溪。

尔身算去声名恶,我手撷来几案栖。

作客诗家休要怕,吃人肉者裹羊皮。

刘鲁宁:感觉颔联略有偏移,其他皆佳。尾联精警。

重阳得句

徐家勇(四川)

休嗟两鬓华,野老实堪夸。

物外常无事,闲中自有涯。

临风须小立,对日任西斜。

岁岁重阳好,秋山看晚霞。

王海亮:中二联洒脱自得。先表明态度,再叙说事物,也是一法。

致居英同学兴华弟

布汝奎(山东)

三载同窗别卅年,自今长话到从前。

越洋虽有千重浪,不碍乡音一线传。

王海亮:三载卅年,千重一线,是谓对比生情。

九月九日封庄登高

江合友(河北)

岭外斜阳血色新,玉皇绝顶杳行人。

碎花开作千崖绣,乱石堆同满地尘。

病老横生无据恐,村空漫寄偶然身。

登临暂可纾怀抱,坐看秋高月半轮。

王海亮:岭外斜阳血色新,起以奇倔;坐看秋高月半轮,收以圆融。

晚秋日再登海棠山

王聪颖(辽宁)

攀阶拄杖走无穷,路转峰回总不同。

衰草乘荫翻作绿,秋山靠雨补回红。

地偏佛隐窥人静,日暖云飞过眼空。

何事沾襟吹未去,飘然一叶下西风。

王海亮:前六句大费周章,不若“何事沾襟吹未去,飘然一叶下西风”一句蕴藉深沉。

卖核桃的小贩

贾建明(四川)

新剥层层纸核桃,皱皮万壑著黄袍。

山翁坐到夕阳下,一任沿街风似刀。

江合友:末二句有力量。

野 菊

卢贤德(青海)

打着朵儿燃作霞,荒陂野水寄生涯。

遍观雪域三千里,独艳深秋是此花。

江合友:后二句映衬的妙,遍观,三千里,甚为广大;独,甚为孤弱。大小相衬,更见野菊之艳。以孤弱之姿,而艳广大雪域,岂不伟哉!

夜宿舟山

孟祥荣(广东)

岂有潮音不可听。远人来此享清宁。

秋风陪我露台上,几点渔灯闪似星。

江合友:后二句佳,有身临其境之感。

听琴桥观瀑

王十二(安徽)

百道飞流下滑音,溪声交响鸟声吟。

不知乐曲谁弹出,一瀑崖前立竖琴。

江合友:末句兼具视觉、听觉,甚妙。

秋寻松菇

张新义(安徽)

娇身举伞戏秋光,已许人间口齿香。

却借草丛羞掩面,深山与我捉迷藏。

江合友:松菇以拟美娇娘,写的有趣。

癸卯霜降对菊

宋彩霞(山东)

脉脉人间又一秋,惊看雁唳碧天幽。

谁藏尺素空回忆,欲画雕梁手尚犹。

露载花心归隐约,云生叶梦上霜头。

寒吹山色白无际,有菊传香十二楼。

江合友:文字之巧,如锦缎当前,有眼花缭乱之感。

秋 兴

宋善岭(江苏)

何用秋风拽袖襟,相逢高处便登临。

柳条近水尚披绿,杏叶经霜遍染金。

穷达原知都属命,炎凉早已不惊心。

忽思昨梦长生诀,就着泉声戏五禽。

江合友:颔联工,颈联巧。尾联气弱,可斟酌。

长相思·大棚西柿

吴硕贤(广东)

南一丛,北一丛。鲜果从春育到冬。天天收获丰。

柿颜红,柿枝荣。运至城区作特供。堪夸科技农。

江合友:时代感强,从现实生活中自然流出,以本色胜,绝去雕饰。仿古者当有惭色矣。

梦游天姥吟所见

高昌(北京)

忽忽天姥横眼前,煌煌诗峰立巍然。相逢谢公屐同步,小憩工部手拍肩。我携烟霞入崔嵬,略有脚力占其先。倚石迷花随古圣,锵锵足底踏千年。非是人高是天矮,觉来身据层碧巅。浩气十万八千丈,一迸豪情满周天。四面群峦收一望,恍惚苍茫云海边。千岩万转渌水响,诗之花兮蕴澄鲜。声欲压唐兼越宋,使我訇然拨心弦。仰天大笑攀虹去,霹雳列缺为代传。蜃楼崩摧出海日,夕霞猎猎风纛悬。高处舞兮高处醉,逸兴壮思共谪仙。太白之来我之后,天姥新景接新篇。可爱清风开生面,相浇块垒吐岩泉。我自横笛向天笑,我催一梦向月圆。愿得花间一壶酒,愿得广厦千万间。儃儃试吹清平调,何当山水俱欢颜……

江合友:南柯一梦,只与李白对话,又与谢灵运同步,兴味不浅,正是诗人本色。中间连带而及杜工部,又欲“压唐兼越宋”,梦中情状,浪漫外张,正与诗人抱负相同。“非是人高是天矮”“蜃楼崩摧出海日,夕霞猎猎风纛悬”,奇思妙想,令人击节。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年长为先

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王海亮 河北人,字韬庵,网名海天一。子曰诗社、封龙诗社、半亩塘诗社成员,《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获2015年《诗刊》年度青年诗词奖。

江合友,字益之,号萸轩,1978年生。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词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委副主任、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著有《明清词谱史》《白石簃词稿》《萸轩词存》等,主编《清代词谱丛刊》(全三十册)。诗词作品发表于《诗刊》《词学》《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词中国》《当代诗词》等。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