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母亲蔡美儿:你和虎妈之间,隔着100个明玉妈的距离

2019-05-23   碧读好书指南



文 | 月月(碧读好书指南原创首发,拥有版权)

她,曾因为“折磨”两个女儿火遍全美,引得无数专家为她的教育模式争论不休。

她,曾让所有的美国华裔妈妈与之划清界限,媒体给她贴上了强势、霸道的标签。

如今,她的两个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索菲亚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攻读研究生,同时还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一名二级少尉。甚至她在完成繁重的课业同时,还创办了一家网上家教公司,为常青藤高材生介绍家教工作。

小女儿露露以GPA3.9的高分即将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准备离开校园,踏上社会。

看到蔡美儿的两个女儿如此成功,舆论又开始调转风向,无论是中国妈妈还是美国妈妈,都对蔡美儿的教育方式趋之若鹜。但遗憾的是,很多妈妈只学到了虎妈的严厉,却没有学到虎妈的智慧,不仅变不成蔡美儿,还变成了《都挺好》里的明玉妈。

光是严厉和打骂,绝对无法造就身心健全的哈佛孩子。蔡美儿的教育智慧,绝不仅于此。


01

对孩子严格,先对自己严格

虎妈对两个女儿的要求相当严格。大女儿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名。蔡美儿就每天晚上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试卷100道题,蔡美儿在边上掐表计时。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大女儿的速算再也没得过第二,次次都是第一。就算是出去旅游,她也会给酒店打电话,预定酒店宴会厅早晨6点到8点的练琴时间。

很多人看到了虎妈的“狠”,但却没看到她对自己“更狠”。蔡美儿毕业于哈佛,之后成为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

她每天五点钟起床,开始写作,然后上班。午饭过后,她要从耶鲁大学的法学院跑出来,开车接女儿去上小提琴课,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上班。

工作结束后,她要接女儿回家,然后开始陪孩子练琴。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抱怨,从不停歇。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蔡美儿对孩子如此严苛,可女儿对这样的教育却能心服口服。可很多中国妈妈,对孩子严厉,对自己却放松。即便陪孩子写作业,也常常是一边看手机一边陪。孩子看在眼里,怨在心里:你不努力,凭什么却要求我要拼尽全力?

言传身教,胜于一切说教。你努力的模样,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02

“你真棒”,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蔡美儿从来不随口夸奖女儿,在她看来,过多的赞美,不仅甜而无用,还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有一次,两个女儿为妈妈准备了一张生日贺卡。如果换做是中国妈妈,大多数都会对孩子一对海夸,赞扬孩子有孝心、有创意。

但蔡美儿不仅没领情,而且只看一眼就把贺卡扔掉了,原因是她觉得两个女儿没有用心做这张贺卡。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蔡美儿太不近人情,但大女儿在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却说:“做这张贺卡,我确实只花了30秒。我知道妈妈不是在拒绝我的心意,而是在拒绝我不用心的态度。”

很多家长都以为,只要多夸奖孩子,就能收获一个自信的孩子。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ichworth就在研究了数千个样本后得出结论:决定孩子未来能否成功的,不是智商、社交的能力,而是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和抗压的能力。


如果孩子随随便便就能得到大人的赞美,他又怎么会持之以恒地去做事呢?

随口的一句“你真棒”,渐渐会让孩子失去“坚韧”这一宝贵的品格,恰恰是最毒的毒药。

蔡美儿的二女儿露露就曾说:“人们认为严厉的家长教育会让小孩缺乏自信,因为没有父母不断地赞扬。但我觉得我自己比一些人更自信,因为我的自信是自己争取来的。”

的确,空洞的表扬并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肯定孩子实质努力的过程,孩子才能更加自信。

03

最好的教育,是宽严并济


很多人都诟病蔡美儿的教育,觉得在这么严苛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长大肯定会有心理阴影。但在蔡美儿大女儿的《给妈妈的一封家书》里我们却能看到,虎妈并不是一味的严格,而是懂得宽严并济。

在女儿的家书里,我们看到蔡美儿“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允许孩子们每周四在地下室里疯玩游戏;

她会和丈夫、两个孩子以及一条狗紧紧地挤在一张床上,争论要在电脑上下载什么电影;

她会允许孩子在做完工作、练完乐器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和孩子有说不完的话题,她们会一起旅行,一起做有创意的中国菜。

蔡美儿的严苛不在于限制孩子的发展,抑制孩子的兴趣,她甚至可以同意二女儿辞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改打自己喜欢的网球。

她唯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做任何事时,没有尽最大的努力。



高中二年级时,大女儿索菲亚自选了军事历史课,这门课有一项作业,就是要去采访经历过战争的人。

索菲亚知道自己的祖父母经历过二战,且对他们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这项作业对她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

可是母亲索菲亚却不同意,她对索菲亚说:“这是一个去了解新事物的机会,你不能光图容易。”所以之后索菲亚去采访了一位以色列的退伍士兵,在这次作业中学到了许多。

“不能光图容易”,这样短短的六个字,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在两个女儿的心中。

反观我们身边的很多妈妈,总是想帮着孩子寻找“成功的捷径”:高考移民、造假简历、找人代写竞赛作文……即便是报个补习班,也要挑选“三十天速成高考英语”之类的速成班。

在成长的路上,这些家长对“结果”很严格,对“过程”很宽松,只要能取得成绩,哪怕耍点小聪明也没关系。可蔡美儿不这么看,她在意的,只是孩子有没有付出110%的努力。

蔡美儿的“严”,教会了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拼尽全力;蔡美儿的“松”,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失败,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遇到更好的自己。

04


当大家都以为蔡美儿的“虎妈教育”一定会失败时,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考入了美国的最高学府;

当大家都以为两个孩子个性会冷酷、呆板时,索菲亚和露露却开朗聪明,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小女儿露露(Lulu)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


当大家都以为蔡美儿会和孩子反目成仇时,两个女儿却和母亲亲如姐妹,索菲亚还在《纽约邮报》里写信表达了对妈妈的感谢。

可当大家看到蔡美儿教育成功了,对她的教育方式趋之若鹜时,却发现自己学不成蔡美儿,学成了明玉妈。

其中的原因,不过是她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严厉,却没看到蔡美儿本身的优秀、自律,也没看到她对女儿们的宽容、爱与陪伴。

蔡美儿用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不要以轻松教育的名义放纵孩子的自我膨胀,不要以快乐教育的借口推卸为人父母的责任。

蔡美儿的一对女儿,也用自己的优秀告诉世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控制欲超强的明玉妈,而是一个能带领他们共同成长、一路披荆斩棘的“虎妈”。

本文为“碧读好书指南”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