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式的员工,喜欢,但不放心;沙和尚式的员工,放心,但不会重用;孙悟空式的员工,想要吧?但怕你驾驭不了。
这两天看到《终身学习:领导力篇》,发现领导孙悟空式的创新型人才并不是那么难。想要提高自己的领导力,管理出优秀的团队,或许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托德•亨利,是美国创新型产业的大师级作家,代表作有《即时创意》《努力就是为了不苟且地活着》等书。同时他还运营着商业播客“即时创意”,指导创新型团队领导者创造佳绩。
这本书讲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有的特质,无论你是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领导,还是刚刚升职管理的新人,这本书都会让你受益匪浅。而且这本书翻译的相当出色,根本就不像外国人写的,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懂的一本书 。
好了,我们接着说,如何管理创新型人才?
不管是创新型人才还是优秀的员工,都需要两样东西:稳定和挑战。
稳定是指可预知的工作的环境,让他们可以专注地解决问题,不用费精力应对突然的就化。而挑战是指让他们对工作有兴趣,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能不断获得成就感。
稳定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因为任何人也不能避免一切意外。但你要让团队看到你在尽力把干扰和变动降到最少,创造相对稳定的环境,保证他们可以专注地投入工作。
重点关注稳定的两个要素:“清晰”和“保护”。
先来说说“清晰”。你要给团队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向。如果领导说的含糊不清,员工怕做错,想保护自己,就迟迟不会行动,这样就在无端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清晰”还意味着你要给团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团队成员知道 你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实现目标后会得到什么奖赏。
总之,要在目标、制度、动作等各个方面做到清晰明了,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我们再来说说“保护”。要实现团队的稳定,光有“清晰“是不够的,还要”保护“好团队成员。团队成员需要确信,他们遇到麻烦时,你会挺身而出维护他们,为他们挡掉麻烦,让他们投入最重要的工作,而不是担心你会“秋后算帐”,落井下石。
说完了稳定,我们来说说挑战。
同样挑战也有两个要素:赋权团队和信任团队。
赋权团队就是鼓励你的团队成员勇于去冒险。如果你不表明态度 ,团队会担心越界。设置好清晰的边界,然后他们可以享受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存在的问题,不用回避和遮掩 。
信任团队:你的团队成员需要感受到你的信任才能放手去完成任务。在被称为“人才工厂”的宝洁公司,为了培养人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新人,而员工们呢,也由于被委以重任,不断的磨炼才得以成长。
所以作为领导的你要给团队成员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去做擅长的事情 ,定期收集意见或建议,他们有疑问时,随时帮助解决就可以了。
不过,信任可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如果你嘴上说信任,实际上却时刻监视着他们的工作,他们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我们把这种“稳定+挑战”的组合称为“有限自主权”,也就是说,人们在工作中有行动、决策和适度冒险的自由,但实现这种自由的前提是有明确预期、指导原则和合理的工作进度安排的。
说完了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环境,接下了我们说一下大家都头疼的问题,有人说,和团队太疏远吧,感觉不尽人情;打成一片了吧,怕很多时候难以公事公办。
这里我们就要学会设立健康的边界、有效掌控权力。尤其是新手领导,有两件事必须完成:一是保持适当距离,二是把枪收起来。
一、保持适当距离:你的职责决定了你必须以团队利益为重。最理想的情况是:上任时和每位成员分别谈话,告诉他们,当工作角色和私人关系发生冲突时,你会如何处理,借此设立边界。具体怎么谈呢?三个要素:
1.“有什么变了?”这是最重要的问题。要说清楚,以前做过的事情哪些以后不能再做了,比如,上班时间一起打游戏,长时间聊天,每天和同事午餐,八卦等等。
2、“有什么没变?”你升职了不代表和同事不能继续做好朋友、不能一起吃午饭或者不能呆在一起。你需要向大家表明,以后依然是朋友,以后还可以周末一起打网球,喝咖啡。
3、“我能为能你做什么?”。对现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我能帮上忙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团队成员最看重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以后可以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来。还要告诉他们,你明白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成功。
保持适当距离这块呢,最忌讳当“老好人“。如果总当”老好人“,那么就牺牲了领导者的效力,等于把他们的看法比工作进展更重要。
你不必讨人喜欢,但也不要招人烦。所以说真话还需要几个小策略:
1、 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2、 要保持个性
3、 不要落井下石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时,就问问自己:“我这么做是为了讨人喜欢,还是为了追求效率。”
二、把枪收起来。你是团队的领导者,也就是手里握着枪的人。团队成员都知道,你能决定他们工作的幸福还是痛苦。如果你专横,成员们就不敢有意见或者提出可能你不愿意听的想法。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谁都不敢说话,不敢有异议,不敢大胆创新,这个公司就离关门不远了。——李奥•贝纳。
你可能会经常说“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吧”,但发现团队成员都不开口。那是因为无意中向他们开了枪。想想有没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当别人提出意见后,你马上想反驳?
当不愿意听从他人的意见时,进行威胁。
截留重要信息,有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弄权。你有没有经常说:“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但我现在不能说。”有时候,有些事是不能随便说,但也不适合用这种方式彰显权力,让他人感觉除了你,他们都是局外人。所以说把你的“枪”收起来。
说完了如何和团队成员相处,我们来看看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对团队有什么影响?
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领导者大部分都喜欢牢牢地控制团队,可以避免一些小错误或者短期内失败的风险。但这本书却说,表面上凡事由领导者直接指挥更容易成功,但从长远看,却得不偿失,团队得不到成长,也无法吸引到卓越的人才。
那么你知道自己现在的领导方式吗?
书中将领导方式分为两种:影响力和控制力。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呢?
影响力用愿景领导,控制力用眼睛领导。
想要提升 个人影响力,就要做好短期内失败的准备,换取长期的成功——提升团队整体能力。让团队知道偶尔犯错没关系,只要在界限内就可以大胆创新。如果你依靠控制力领导,所有的问题都在你的控制范围内,可以在错误发生前处理掉,但团队却无法更快的成长。
影响力不受情境限制,控制力限于特定情境。
如果领导者以影响力领导,团队成员学到的是做事的原则,可以用到更多的地方。如果领导者以控制力领导,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下实现目标,离开熟悉的环境就无所适从,只会等待指令。
影响力源于关爱,控制力源于私欲。
真正的关爱他人,就会尽力帮他们获得成功。你会希望他们不断承担更多的责任,不断成长,甚至会超越你;相反,控制力领导者只想自己的团队成员不让自己难堪,并不关心他们的发展。
影响力归功众人,控制力归功一己。
用影响力领导者会把成功都归功团队,但是控制力领导者总突出自己的作用。如果你用控制力领导,最后的结果不会超出你的个人投入。但用影响力领导,你的投入会被放大,会在其他 人的生命里再现自己的价值。
篇幅有限,我们就直接说说如何用个人原则施加影响。
你的原则就是你作为领导者的观点,是你在团队决策时施加个人影响力的手段。
原则不必复杂,简单、直接、好记。比如:“宁可做错,也不要什么都不会”“如果你犯错了,我会支持你!”,如果你的领导有这两条简单的原则,你不用担心他会秋后算帐,才敢于创新冒险。
怎么建立你的个人原则,抽出半小时,想一下作者设计的几个问题:
不考虑结果的情况下,你赞赏什么样的行为?
工作中应该遵行哪些合作原则?
怎样排列工作的优先顺序?
怎么区分工作成效的优劣?
当然,领导者只关注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相关决策和要求会对团队产生什么影响。比如,有个小问题,你就召集所有人来开会,对你来说很容易,但对团队整体来说就是个大工程。
建议在决策前想一想:“这么做会对团队有什么影响?”你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团队,影响很多人。
要想将领导方式从控制力转变为影响力,你要走过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要想驾驭孙猴子,还得好好修炼。
影响力培养出领袖,控制力培养出奴才。你在培养“领袖”还是“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