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卢梭说,最没用的教育方法有3种,有一种你肯定经常用

2019-12-27   沛泽妈读心理


“妈妈,我想吃爆米花”,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在路边卖爆米花的摊位前停了下来,女孩的妈妈赶紧拉走了女儿,边走边讲:“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吃路边小摊小贩的东西,这种爆米花含铅量过高,吃进身体里,会影响智力发育的。“

“知道了,知道了,你说过多少遍了,烦死了。“女孩甩开妈妈的手,一个人跑到了前面。

“知道了,你还吵着要吃,我跟你讲道理,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还跟我耍脾气是不是?“女孩的妈妈有些生气了。

讲道理是我们每天都要和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写作业拖拉,我们跟他讲做事拖拉会耽误学习,以后会成为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孩子上床睡觉太晚,我们会跟他讲睡眠少会影响长高,一定要在10点钟之前上床睡觉;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我们会跟他讲这会影响消化,对身体不好……

现在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了棍棒教育的危害,所以讲道理就成了大家比较钟爱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此要给大家兜头泼一盆冷水了,思想家卢梭提出一个观点: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3种教育方法。估计很多家长都中招了,特别是前两种是很多人兜会使用的教育方式,这篇文章就来说一说讲道理为啥没用。

为啥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

我们经常错误地认为,和孩子耐心地讲道理,他就会明白,他就能听话,事实真狠狠地打了我们的脸,不管我们怎么说,他就是听进不去,甚至和我们对着干,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在孩子眼里,我们的讲道理是什么样子的吧。

1.讲道理=唠叨

爸爸看到儿子趴在床上看书,于是便开启了他的讲道理模式:

“不要趴着看书,对眼睛不好,你才是个小学生,万一近视了,可怎么办啊?你看邻居吴阿姨家的孩子才上初中,眼镜度数兜500度了,摘了眼镜,走路都会和别人撞到一起,你一定要注意啊,要不然……”

我们以为有理有据地和孩子讲一讲,孩子就能明白保护视力有多重要,可孩子可不喜欢听这种长篇大论,他会很反感,何况我们会经常把这样的话搬出来说,超限效应就起作用了,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我们说多了,孩子就听腻了,听烦了,就成了唠叨,孩子趴在床上看书,远不如我们说一句:“坐起来看书”来得痛快。

2.讲道理=说服孩子

一位妈妈带孩子去买衣服,事先答应孩子,让孩子自己挑选。可当男孩看上了一件明黄色的外套时,妈妈却说:“这种颜色不好,容易招小虫子。”

“妈妈,这种颜色多鲜亮啊!我就喜欢这个颜色。”男孩坚持自己的看法。

“哎呀,我觉得这个款式不适合你,不适合运动。”妈妈继续讲道。

“妈妈,你不是说让我自己选择吗?我就喜欢这件。”

“你这孩子怎么不停劝啊!我是为你好,我不让你选这件是有道理的,你懂什么啊,我是让你自己选,但也要适合你才行啊!”

最终孩子听从了妈妈的道理,他终于明白妈妈所谓的讲道理其实就是被妈妈说服,听从他的安排。

3.讲道理=批评

读初中的小美,每天都和一个小男孩一起上学放学,妈妈便对小美语重心长地说:“小美,女孩子要和男孩子保持距离,女孩子要自爱,不然会让别人笑话的。”

“妈妈,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啊?我怎么不自爱了,我做什么了,就让别人笑话我了。”小美生气地质问妈妈。

“我就是给你讲这个道理,我也没说你不对,你干嘛发这么大火啊!”妈妈对女儿的发火感到莫名其妙。

不难看出,小美妈妈对女儿与男孩子一起上学放学的行为是不满的,因为带着这样的情绪,讲出的道理不免会有批评的意味,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从家长说话的语气、神态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态度和情绪,所以我们认为的讲道理,在孩子听来就是批评。

4.讲道理=对牛弹琴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他未必能听懂,比如,大冷天,2岁的孩子非要吃冰激凌,我们和他讲大冷天吃冰激凌会拉肚子,可孩子由于因果认知水平低,他是无法明白大冷天吃冰激凌与拉肚子之间的关系的。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有用吗?我觉得用处不当,孩子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跟他讲得再多,他也很难感同身受,起不到多大的教育作用。所以说,和孩子讲道理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牛弹琴。

家长为什么爱讲道理,因为我们以为说了,孩子就能听得进去,其实,我们说出来的内容与孩子听进去的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而真正管用的能让孩子行动起来的就少之更少了。下图呈现出的沟通漏斗理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家长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

我很喜欢一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关爱,这远远比训斥孩子或者给孩子讲大道理更有用。

每天中午,我都会要求孩子上床休息一会儿,这样下午上课才有精神。可孩子却十分不愿意听从我的安排,他会利用中午这段时间写老师布置的应该在晚上做的家庭作业,我跟他讲了很多中午休息的好处,他会很敷衍地说“知道了”,可他并不会听我的。

所以,每天中午催促孩子上床睡觉,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三请四催,经常是我也恼火,孩子也恼火。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之后,我就学会了向孩子表达温情与爱。

中午到了休息的时间,我不会向以往一样和孩子讲道理、催促他,而是走到他身边,搂着他的脖子撒娇地说:“儿子,我想你了,陪我一会吧。”然后儿子就顺从地被我拉着上床休息了。

再比如,孩子抱怨作业多,发脾气时,我会很认真地对他说,“天呀!你的脸上都有皱纹了!”那么,儿子就会一下子怔住了,然后我接着说:“爱发脾气的人老得快,以后我和你走在路上,别人还以为你是我哥哥怎么办?”当我成功逗笑儿子之后,他也就忘记了刚才的烦恼。

总之,大家要记住一点,带上爱去教育孩子,比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