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腊八了,孩子们又能喝到美味的腊八粥了,腊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别光忙着让娃喝腊八粥,这些与腊八有关的知识,快来和娃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题:腊八节与哪个宗教有关 ( )
A 道教 B 佛教
答案:B
解析:相传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导致形体消瘦,饿得头晕目眩,站不起来。后来,他接受一名牧女供养的乳糜,食用后体力得以恢复,于是就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坐禅,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便在十二月初八这天举行法会,称为成道会、成道节、佛成道日、腊八会。
第二题: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节,腊八节的渊源应为上古时代的( )
A 腊祭 B 蜡(zha 四声)祭
答案:B
解析:我国自古重视农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代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庇护的结果,要举行盛大的报谢典礼,称为大蜡,蜡祭结束后,用新产的黍糜做成粥,大家一起聚餐,来欢度这个节日。
第三题:“蜡祭”与“腊祭”为不同的两个概念,请问哪一个是用来对祖先和门、户、土、灶、路“五神”的年末祭典?()
A 腊祭 B 蜡祭
答案:A
腊祭是对祖先和门、户、土、灶、路“五神”的年末祭典,蜡祭是对先啬(神农炎帝)、司啬(农神后稷)、农(田地)、邮表畷 (田间疆界)、水庸(灌溉的水渠)、猫虎(猫食老鼠,虎吃野猪,使庄稼免受糟蹋)、坊(堤坊)、昆虫(对农事有益的昆虫)八位农神的祭祀,以庆祝五谷丰登、报答诸位农神的恩赐。
第四题:最初的蜡祭,包括什么()
A庆祝农业丰收 B祭祀祖宗 c 两者都有
答案:C
最初的蜡祭除了要举行庆祝丰收的报谢典礼,还包括祭祀祖宗在内,后来以祭祀为主,就成为了腊祭。
第五题:农谚“过了腊八,长一杈把”中“杈把”指的是啥?选出正确的答案(多选)
A 杈把是某些地方对桑树杈的特有称呼
B 杈把是某些地方对杨树杈的特有称呼
C“杈把”一说则暗喻的是腊八节日后白天时间逐渐变长的程度。
D“杈把”的三齿,就宛如钟表上用来指示时、分、秒的三个指针。
答案:A C D
在过去,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打场晾晒未脱粒的粮食作物,就会用到用桑树做成的劳动工具——桑杈,杈把就是某些地方对桑杈的特有称呼。
在农谚中,“杈把”是指腊八节后白天时间逐渐变长的程度。“杈把”上有三个齿,这三个齿就宛如钟表上用来指示时、分、秒的三个指针。
以上这些冷知识是不是很有趣呢?和孩子讲一讲,不仅长知识,也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让节日更有仪式感。